“蜗婚族”的尴尬生活:瞒着父母离婚后同住扮夫妻
网络热词“蜗婚”,大体是指夫妻“离婚不离家”的情况。离婚的男女仍住在一起,像合租者一样,共用卫生间、厨房,平摊水、电、燃气等费用……与其他合租者不同的是,他们共同拥有房子的产权,曾经是最亲密的爱人,这就是“蜗婚”者的现实生活。
在这“离婚不离家”的生活模式背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近日,记者走近自嘲比“蜗居”更“杯具”的“蜗婚族”,听他们讲述“离婚不离家”的尴尬故事。
意气之争换来尴尬的“蜗婚”
11月12日,记者在西关十字见到了正处于“蜗婚”状态的80后女孩苏燕。25岁的苏燕来自农村,从小就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学习很用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如愿考上了兰州大学。在半工半读的条件下,她完成了四年的大学学业,养成了生活独立的习惯,现在在一家外企做文秘。2010年初,苏燕与大她两岁的张强在朋友的一次聚会上认识了,当时,帅气的张强深深触动了苏燕,苏燕的美丽也打动了张强,两人一见钟情。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最幸福,苏燕也同样感受到了张强无微不至的呵护。饭桌上,张强总会把好吃的夹到苏燕碗里;天冷了张强会打电话叮嘱苏燕多加衣服;张强不爱逛街,可为了苏燕,张强总是耐心地陪在她身边……苏燕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
2010年8月的一天,在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后,张强向苏燕求婚了。接着,两家父母也见了面,并将他们的婚期定在了10月。因为双方家长不忍看他们婚后租房过“蜗居”的生活,于是两家合力买了一套两室一厅90多平方米的房子,给他们做新房。装修房子、购买结婚用品、拍结婚照、挑选家具……苏燕和张强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虽然很忙很累,可两个人的心里却是甜蜜和幸福的。房子装修一新,两人也有了一种踏实、安定的感觉,他们憧憬着在温馨的新房里结婚、生子、养老……就在这里,他们许下了相伴一生的承诺。
2010年10月8日,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他们走上了红地毯。婚后,两人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可时间久了,为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争执,也磕磕碰碰起来。苏燕觉得张强没有了婚前的体贴和呵护,而张强无法忍受苏燕的任性和要强,结婚10个月后,两人闪离了,就是因为苏燕让张强晚上11时出去买夜宵,而张强坚决不去。苏燕当时随口说了句,“你不去咱俩就离婚”。没想到张强还真没去。苏燕一下子觉得脸上挂不住,张强这么不重视她,说出去的话就得有个交代,第二天就拉着张强去离了婚。但苏燕的眼中流露着不舍,她说,拿到离婚证的那一刻,她就后悔了。
按正常程序婚后财产各分一半,然后分道扬镳。而房子就是两人的最大财产。双方的所有身家都搭在了这套房子上,按揭后都成了“月光族”,而且谁也拿不出支付给对方另一半房产的现金,现在就算是付全部月供也成了问题。考虑到这个最现实的问题,经过协商两人达成一致:离婚不离家。
说起来容易,真要住一块,矛盾自然不少。以前是一家人,一个锅里搅勺,不用细算账,离婚后日常开支就得算清楚。每月水电费两人平摊,可一到月底缴费时张强就抗议,他认为苏燕爱洗刷,用水比他多,而苏燕认为张强熬夜打游戏,电自然比她用得多……为这些小事,他们开始斤斤计较。
早上抢厕所也是每天都要经历的尴尬事。苏燕比张强早起几分钟,起来后先去洗手间解决内急、梳妆,常常要在厕所待半个小时左右,可张强一起来就会跟苏燕抢厕所,不停地敲门,催苏燕快一点,苏燕是既生气又无奈。
做饭也是个问题,为了把厨房让给苏燕,张强几乎都是在外面吃完晚饭才回来的,可每到周末他俩都在家的时候,苏燕做饭时张强就在自己的房间里等着,等苏燕做好了,张强再去做饭。“刚离婚的时候,我觉得很不习惯,虽然不是夫妻了,但曾经也是枕边人,现在生活得就和陌路人似的。”苏燕伤感地说。
“蜗婚”的生活变成了挑衅
就这样两人磕磕碰碰过了半年,可今年年初发生的一件事让苏燕有了想离开这个家的想法。
2月中旬的一天,苏燕下班回家,看到有个女人在家中的厨房做饭,还跟张强有说有笑的。当时,她的无名之火就涌上来,尽管她知道张强有重新交女性朋友的权利,可是,在属于她的“家里”见到这样的事,她还是失控了,跟张强大吵起来。
即使吵闹、冷落,但这件事后,不到一个星期,张强就又带那个女人回家了,有时候甚至晚上还让那个女人住在家里,她的心里别提是什么滋味了。
离婚前,家务活都是苏燕一人承担,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张强从来不动手,下班后他不是看球赛就是上网玩游戏。而自张强有了新的女朋友后,他就像变了个人,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干净得体,看到这些,苏燕心里非常不舒服。更要命的是,热恋中的两人时常在家中打情骂俏,吃饭时还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似乎在嘲笑苏燕这个“孤家寡人”。
有一天晚上,苏燕出去上厕所,看到那个女人坐在张强的腿上,两人显得很亲昵。苏燕上完厕所出来,看到两人还搂抱在一起,她气不打一处来,冲上去对两个人说:“客厅是公共场所,你们讲点公德避点嫌,要搂要抱回自己房里去!”张强没做声,那个女人却以一副慢悠悠、话中带刺的口吻反唇相讥道:“我们亲热你不舒服,你可以不看呀!”苏燕被噎得无话可说。
出于报复,后来,苏燕下班后也开始带朋友来家里,她们打牌、喝酒、玩游戏,有时候一直玩到第二天凌晨才会散场。张强抗议,苏燕就说房子一人一半,你可以带女人回家,她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此后,两人就像较劲似的,张强只要带女友回家,苏燕就会叫来同事。家里时常弥漫着挑衅、激战的气氛。
这场“拉锯战”就这样持续了半年。两人都身心疲惫不堪,不得已又坐下来就房子问题重新进行了协商,最后决定将这套房子租出去,每月各收取一半的租金,两人分别在外租房。
瞒着父母离婚后同住扮夫妻
像苏燕和张强一样,面对生活现实饱受“离婚不离家”煎熬的男女,除了双方在房贷压力下,不得不委屈同住,选择离婚不离家外,还有的为了孩子或双方父母,装成模范夫妻的样子,离婚后仍住在一起。
住在西固区山丹街的小雪和前夫赵磊,虽然离婚两个多月了,但外人眼中,他们还是和正常夫妻没什么两样,每天同出同进一个家门,可防盗门一关,门里面的日子就彻底是两个人的世界了。
两间卧室一人一间,卫生间与厨房共用,每月的水电费、煤气费、物业费均是两个人平摊。
“哎,想想也挺悲哀的,房贷还没还清,婚姻就没了,现在我和前夫在一个屋子里生活,给我的感觉倒像合伙投资达成一致的生意人。”小雪叹着气说。
小雪和赵磊经人介绍认识,当时第一印象不错,由于两人都属于大龄青年了,谈了半年恋爱就结婚了。可婚后,小雪逐渐发现,赵磊喜欢熬夜打游戏,小雪希望前夫能有时间看点书,或做点生意。可赵磊觉得辛苦一天回家再让精神继续紧张很累,争来争去,你不顺我,我也不顾你,两人就背着家人办了离婚手续。
“家人、亲友都认为我们是‘模范夫妻’,要是发现我们分开了,父母肯定接受不了,更何况我父母身体都不好,担心因为这件事而刺激到他们。”小雪说。就这样,两人离婚了还是选择住在一起,并约定等找到合适的对象后,再将离婚的消息告诉双方父母。
相较于小雪的“蜗婚”生活,32岁的赵静家里家外演戏的日子更是一种折磨。赵静是一所小学的老师,前夫钟涛是一家医院的医生。去年10月,他们从民政局办完离婚手续后,就约定对离婚的事暂时保密。为幼小的女儿钟琴,两人开始了同一屋檐下的单身生活。但他们的一举一动或是说话都会小心翼翼的,就怕孩子起疑心。
平时,赵静和钟涛还要面对两个家庭的共同活动。女儿在赵静和钟涛之间形成了屏障,他们尽量避免摩擦,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天真无邪。有一天回到家里,钟琴就对奶奶说:“奶奶,爸爸说要给我找个后妈,问我喜不喜欢呢。”奶奶听后笑着说:“爸爸跟你开玩笑呢,妈妈多好。他要是真敢胡来,爷爷奶奶拿棍子敲他。”这样的对话让一旁的赵静和钟涛大吃一惊。
选择“蜗婚”就要定好规则
对于“蜗婚”这种新事物,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莫兴邦认为高房价催生了“蜗居”,也催生了“蜗婚”。当昔日的海誓山盟成了明日黄花,离了婚的人谁都不愿整天面对着“前夫前妻”,但现实中的“蜗婚”也实属无奈之举。
莫副会长建议,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尽量不要“蜗婚”。若不得已选择了“蜗婚”,最好在感情生活和经济花销的问题上做好公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明白现在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人已没有任何法律关系,大家都不要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蜗婚”也是暂时的,最终目标是各自顺利分开。
离婚不离家,在现在的社会其实并不少见,但由此引发的房屋纠纷也不少。甘肃经天地律师事务所的吴天英律师介绍,近两年,他就碰到不少这样的案例。
吴律师分析,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离婚后选择“蜗婚”,“因为房价太高,独自生活成本太高。”他认为,“蜗婚”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很多人只要有房,会选择立即分家。
“当然,也有部分年轻人,一时头脑发热离了婚,不排除通过‘蜗婚’以期达到复婚的结果。”吴律师称,离婚不离家的提法从法律角度来说是允许的,《婚姻法》对此有明确规定:离婚后,即便房屋是男方婚前财产,但如果女方经济条件差、无自主买房能力,仍享受对该房的居住权。
因此,针对可能出现的房产纠纷,吴律师建议夫妻离婚后,为了避免发生纠纷,应尽快对房屋所有权的占有份额、按揭贷款的支付、房屋增减值的归属及权属证书变更手续所产生税费的承担等作出书面约定。另外,为避免感情纠纷,双方也可以考虑将房屋出租,一来可避免出现新的“感情纠纷”,二来还可共同增加收益,是双赢的举措。(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西部商报 记者 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