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车上重伤员离世 折射社会生命责任意识欠缺
12月10日有两则消息让人痛心疾首。一个发生在北京,120急救车一路鸣笛,竟无人让出一条“绿色通道”,急救车上的重伤员因耽误了救治时间而死亡;另一件事发生在河北省献县,医院停电近5个小时,新生男婴在保温箱里身亡。
两个生命,他们本可以继续好好地生活,然而如此离世,社会应该反省什么?
回放最近的一起事件:12月7日,北京市海淀区田村北路一名年过五旬的骑车人不幸被轧成重伤。17时58分,北京120急救中心医生王雨竹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王雨竹和同事立刻拿着抢救设备,扑上前去,对伤者展开了心肺复苏抢救。她们将伤者抬上了救护车,决定赶往最近的武警总医院。
从现场到武警总医院,最近的路线全程不过3公里。但急救车走得却不顺利。当时正值周五晚高峰,路上水泄不通。前后逾40分钟,响着警报的急救车走走停停,找不到出口。如果事情发展到这里,大可以将“堵车”作为社会良心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人汗颜。
看到前方的车辆对警笛无动于衷,急救车改走自行车道,刚走不过5米,就被违章停放的机动车挡住去路。急救车欲重新回到机动车道,然而后方多辆社会车辆不肯避让。无奈的急救车选择逆行,争取抢先通过前方路口。然而,一变绿灯,对面的社会车辆便快速驶来,堵住了救护车的去路。
重伤员的生命在无人让路的情况下一点点流逝。
其实,特种车辆面临“无路可走”这种状况,并非北京这一例。在不少城市,急救车、消防车经常被堵在路上,以致救援时间迟误。
“道路在建设时留下了应急车道,在管理时,相关法律规定了特种车辆具有优先权。”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明确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去遵守这些法律规定。一方面,一些特权车辆随意占用应急车道,带来了不良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个别特种车辆在没有特殊需求时也随意打开警报,久而久之给人一种“狼来了”的感觉。但究其根本还是人的问题。就交通文明来说,物质层面发展迅速,但精神文明还远远不够,社会公众缺乏对其他人生命的尊重。
对生命的尊重,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当属医院,“救死扶伤”是每一家医疗机构的金字招牌。然而在河北省献县妇幼保健院,沉甸甸的生命却在不经意间流逝。
12月3日1时40分,河北省献县妇幼保健院突然停电,6时30分才启动应急发电。保温箱里一名新生男婴苦捱5小时后,出现发烧、打喷嚏等感冒症状。4日,男婴突然呼吸困难,于5日凌晨在保温箱里死亡。家属称,停电期间医护人员未采取有力措施,婴儿死亡后医院也不能出具相关的护理记录。目前,献县卫生局已介入调查。
婴儿死亡的原因究竟如何,还尚待调查。但是,作为一家随时可能救治伤者的医疗机构,在停电近5个小时后才启动应急发电,这一点实在说不过去。
“对于全天候提供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来说,按照诊疗规则,应该配置应急供电系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应该第一时间保证电力供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说,这就好比在机场,如果塔台突然发生机器故障导致电力中断,应该立即启用应急系统,不然就无法保证飞行安全。
“医疗机构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有责任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不中断服务。公共服务机构应该秉持安全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行事。”刘俊海说。
不管是无人避让急救车,还是医疗机构长时间停电,其背后都是责任意识的缺乏,对生命的淡漠。正如受访专家所说,可以通过监督检查、严厉惩治等方式确保规则、义务的落实,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树立对生命的一种责任意识。
现代社会的正常秩序,正是基于这样的公民责任承担。公共事务不是“他人瓦上霜”,而是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表达出对公共事务的观点和看法,主动地对公共利益、公共秩序进行维护,对其他公民提供帮助,这样社会才能得以良性运行和发展。(记者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