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8天降雪致170多起雪崩 新疆公路人抢险纪事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13日电(彭传哲 王凤霞 李国防) 11月末到12月上旬期间,一场持续8天的强降雪导致新疆天山巩乃斯山区一线道路全部被堵,路面积雪平均厚度近1米,受风吹雪影响积雪最深处达4米左右,雪崩多发路段K332—K406近74公里范围6天内累计发生大小雪崩达170余起。180余名旅客受困,在这场风雪营救战役中,肩负着巩乃斯山区防雪保通工作任务的新疆巩留公路管理分的公路人勇为先锋、舍身开路、以命救命的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壮美的护路人赞歌……
风雪中抢救出170余人
12月1日下午8点,4辆往返于库尔勒、哈什、库车、阿克苏的大客车和3辆小轿车由和静县公安交警带路翻越艾肯达坂,行至达坂顶部,天空突然刮起10级以上暴风,达坂上风吹雪顿时弥漫起来,刹那间天地间一片混沌,能见度不几乎为零,道路一下子被1米多高的雪墙堵死,气温急剧下降,180余名旅客被困在风雪弥漫、气温在零下30度的冰达坂路段。在180名旅客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随行交警立即拔通当地政府和巩留公路分局的救援电话。接到求救电话后,巩留公路分局局长郑贵林立即启动防雪保通应急预案,带领抢险队员和机械迅速奔赴事发地点开展一场生死大营救。
风吹雪是公路人对高海拔山区风口附近大风卷起积雪现象的一种俗称,只要风力达到5级以上,晴天雪天都有可能发生。发作时强劲的大风裹携起雪粒漫天狂啸,遮天蔽日,一会功夫吹到路面上的积雪就能把道路封死,积雪厚度最高处可达4米。由于能见度非常低,道路全部被雪掩埋,天地一片混沌,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路,哪里是悬崖,机械手们只能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地形的熟悉凭感觉进行作业,遇有危险路段时必须有人徒步在前面探路,用人来做导航标,扫雪机紧跟其后一步一步向前清雪。大白天尚且如此,夜晚作业,更是难上加难,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车滚下山崖……
在如此地理和天气中清除积雪,要说抢险队员一点不害怕,那是假的。他们每一个人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都有父母妻子和儿女,只因他们深知自己肩负重如山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使自己不能有一丝胆怯!面对狂风暴雪不能后退,因为风雪中有亟待救援的行人,他们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抢险队员们就是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和必胜信心,在这场救助各族被风雪围困的兄弟姐妹的关键时刻,他们将自己的危险抛在了一边,经过3个小时与暴风雪艰苦拉锯战,终于在风吹雪中打通一条通道。
当晚23时抵达旅客受困处,发现两辆大客车发生故障无法启动,郑贵林立即指挥将受损车辆上的乘客转移到其余两辆大客车上,由除雪车带路将车辆和旅客护送至巩乃斯林场安顿,并安排人员协助修理车辆,次日凌晨1时许,一辆大客车故障排除被安全转移至巩乃斯林场,另外一辆大客车由于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暂时放置在事发地点,车上人员全部安全转移。12月2日凌晨2时40分,救援工作全部完成,无一人员伤亡。
雪崩:严重威胁抢险人员自身安全
本以为可以休息一下的抢险人员们都没有想到,12月2日早8点,电话传来K367——K342路段又发生连续性重大雪崩,需及时清除积雪,打开通道!救援工作结束后还没有睡几个小时的抢险队员,爬起床又投入到一场更加艰巨和危险的清除雪崩战役中。
巩乃斯山区K367—K342路段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是雪崩多发路段,曾发生多起车毁人亡事故。雪崩是最危险的高山灾难之一,发生非常突然而且避险时间极短,成千上万吨的积雪夹杂着岩石碎块,以雷霆万钧之势和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带着慑人魂魄的呼啸从高处轰轰隆隆直冲而下,所过之处将一切扫荡净尽,就是合抱粗的百年巨松也难免幸!
抢险队员冒着随时会被雪崩掩埋的生命危险全力投入抗雪保交通攻坚战。12月2日晚,由于机械连续超负荷作业,导致除雪车传动链条断裂无法工作、雪犁、铲车也都先后发生故障,道路被堵,零件送不上来,除雪车无法修复。抢险小组决定先全力清除K330至K342雪崩多发路段,打通值班点至新源那拉提镇之间的公路,将除雪车零件送上来修好机械后,再集中力量清除K367—K406艾肯达坂风吹雪路段。
近一天后,铲车和一辆轮式推土机故障被排除,巩留公路分局局长郑贵林、工会主席李国防立即带领两名机械驾驶员驾驶铲车和轮推从值班点往新源方向除雪。铲车手先铲除雪墙上半部的积雪,轮推负责推开下半部的积雪,由于暴雪还在持续,雪崩仍在不断发生,加上机械设备作业时发出的声音和振动,更加大了雪崩发生的可能性。
雪崩灾害的严重程度大大超出了抢险队员的预计,数十起大大小小的雪崩一处套一处,一个接一个严严实实的砸在了路面上,最大的一处雪崩高达5米,长800余米,而且新的雪崩还在不断发生,原计划当天连夜打通值班点至乘胜道班共25公里的除雪任务,当晚返回值班点,可12个小时过去了,只清除了不到15公里的积雪,而且前面的路刚打通,随后就被新的雪崩埋住了。
在抢险队员们作业时,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好几次机械刚刚过去几米过,身后就有雪崩轰然而下,差点被雪崩埋没而丧命。3日下午,负责监测雪情的李国防猛然发现头顶上方山顶处冒起白烟——“雪崩!”,他立即一踩油门驾车往前冲,车刚冲出不远,雪崩呼啸而下,将刚刚停车的地方瞬间掩埋。有一次,铲车刚把一处雪崩推掉,一场雪崩又排山倒海而下,刚刚推出的路又被新的雪崩堵住,连铲车也差一点被埋进去……
整整一个晚上,抢险队员们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凭着坚强的毅力坚持作业。终于在4日早晨8点40抵达乘胜道班处,铲车操作手王新年连续工作了近18个小时,滴水未进,体力严重透支。此时持续了5天的大雪终于停了,天晴以后,雪崩灾害不断加重,机械燃油出现不足,而这一带方圆几十公里为手机信号盲区,抢险队一直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郑贵林决定,返回值班点加油、休整。此时,刚刚打通的道路早已被大大小小的雪崩堵死——没有了退路。队员们被迫一边清雪一边返回,前进了不到3公里,机械燃油耗尽不能动弹,这时已是4日13时。
以生命作赌 在零下20℃雪原上徒步求助
道路被堵、燃油耗尽、信号不通,是留在原地等待支援保全自身安全,还是想办法冒险穿越雪崩寻求增援?巩留公路分局局长郑贵林果断决定,由李国防带领体力透支的铲车手王新年和两名随访记者留守原地等待增援,自己和仝传刚两人徒步翻越雪崩返回值班点求援。此时室外气温已近零下20℃,滴水成冰,雪崩已经在路面上堆成一座座小山,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悬崖,而且新的雪崩还在不时滑落。徒步穿越雪崩多发地带无异于以生命当赌注,但是灾情持续漫延,除雪进展缓慢,交通中断已经3天,冒着生命危险主动求援,为打通道路争取时间,这是巩留公路人不二的选择!
好在值班点留守的人员整整一天一晚不见抢险队员们返回,他们们凭多年的工作经验断定——出事了。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拉着油料和食物乘着交通车由推土机在前面推雪开路出发。在郑贵林和仝传刚两人艰难走出受困地点4公里后与前来救援的队员相遇。碰头以后,郑贵林带领其余5名队员用绳子拖着两个装满油料的30升塑料桶和干粮按原路徒步穿越雪崩返回抢险队员受困处。队员们历尽艰辛,终于在下午5点抵达目的地,仅8公里的路程,他们却整整走了4个多小时。请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郑贵林、仝传刚、宋江、李京、阿依肯·山斯拜、肖堂顺。
铲车和雪犁装上燃料后,掉转车头继续朝新源方向除雪。此时,了解灾情的伊犁公路管理局也紧急调派邻近的那拉提分局安排机械和人员前来增援。他们从零公里处向上除雪,随行的还有巩留分局党组书记张亮。早在2日下午,刚刚从伊宁市出差返回新源县的张亮得知巩留公路抢险队一行与外界失去联系后,立即冒着大风雪紧急奔赴巩乃斯山区一线。车辆艰难行至零公里处时,由于雪崩灾情严重,道路严重受阻,当天未能上来,第二天一大早他便随那拉提分局的机械和人员前来救援。
两路抢险人马从上、下两个方向清除雪崩,晚上22时10分,两支队伍在K336处会合,在与外界中断了4天联系后,K332-K367处道路终于打通,“鬼门关”又一次被公路人们征服了!多少年来并肩战斗的两公路分局的战友们又一次战胜雪崩。路通后,除雪车零件连夜从山下送上山来,抢险队员们立即冒着严寒安装机械。很快修复好的除雪机械随即在6日凌晨投入了战斗,开始全力抢通艾肯达坂风吹雪多发路段。
截至到6日下午近5点,在与外界中断了5天联系后,巩乃斯山区道路K332—K406全线打通,恢复了通车。其间共发生大小雪崩170余处。5天内抢险队员们共清除积雪62万立方米,相当于一座占地500平方高413层高的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