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市流浪者不愿去救助站避寒 救助员直言很苦恼

2012年12月23日 17:2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近日,中国北方普遍遭遇大降温,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隆冬时节,许多城市纷纷加大主动救助力度。但一些流浪者却因各种原因不愿去救助站避寒,给辛劳中的救助员们带来不少苦恼。

  一场小雪过后,沈阳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6摄氏度,室外滴水成冰,空气几乎凝滞。22日早上9点,沈阳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李学杰就坐上救助车出了门。自今冬降第一场雪起,救助站就开始了一天三班的不间断巡查,走街串巷寻找、帮助街头流浪者,但这一个多月里,救助车后排的座位上常常是空空如也。

  记者翻开随车的值班记录注意到,绝大多数流浪者都不愿意去救助站避寒,只是接受被褥、棉衣等救助物资。

  “铁西区建业社区有个居民叫宋贵新,因为家庭矛盾,在外流浪15年不愿回家,天这么冷,我们再去劝一劝,”李学杰介绍。

  救助车在一座棉褥堆起来的“小山丘”旁停下,一个消瘦的中年人双眼无神地裹在“山丘”里,露出半个脑袋。“冷不冷?跟我们去救助站吧?”李学杰问。宋贵新摇摇头说:“在那里憋屈,我会生病的。”李学杰无奈,只得从车上取出两床棉被,加盖在宋贵新身上。

  建业社区副书记张敏告诉记者,宋贵新的房子就在这附近,但唯一的监护人他的弟弟不管他,救助站和社区几次商量要把他安置到敬老院去,但他始终不肯。

  李学杰说,在“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下,救助工作要以流浪者的意志为前提,“他们不愿去救助站,我们不能强制。”问及不愿去的原因,李学杰叹口气说,多数流浪者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不愿在救助站受约束,“比如有人爱抽烟、喝酒,有人习惯了打牌、乞讨,救助站里都不允许。”

  12月17日晚,记者曾跟随同站的救助员杨英杰参加夜巡。在辽宁省公路客运站熙熙攘攘的人行道旁,两名中年人蜷缩在军大衣和被窝里。凑近说话时,两人散发出浓浓的酒味,其中一人说自己劳改释放出来不久,一直没找到工作,钱也花光了,就找了这处有地热管道的街面露宿。两人都坚决不去救助站,救助员此前给的新棉衣,也被他们挂在外面以5元、10元的极低价格出售。

  “尽管他们卖掉救助物资换酒喝,但我们的工作还是不应当中断。”杨英杰一边取出两件军大衣给他们盖上,一边告诉记者。

  据沈阳市救助管理站统计,寒冬里沈阳市区内的流浪者降至一年中最少的50人左右,他们一般“居住”在立交桥下、涵洞里、车站旁,但大多是一些“劝不动”的老面孔。

  在比沈阳更北的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政府下属的救助站也加大了街头救助流浪者的力度,但是多数流浪人员不仅不愿意去救助站,有的甚至不接受救助物资,一看到救助车辆靠近就跑开了。

  哈尔滨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流浪人员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对“去政府的地方”还有些畏惧感。此外,救助站对流浪人员的救助是临时性的,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能找到流浪者家乡和监护人的,我们一般会把他们护送回家;找不到监护人的,我们一般会送他们去福利院等安置起来,但前提是他们同意。”这位工作人员说,实际情况是他们不愿意这样,来救助站住些天后,很多人又会重返街头。(王炳坤 曹阳)

【编辑:邓永胜】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