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为救落水员工殒命 值得不值得议论势微
亿万富豪的“精神身价”
为了救溺水的员工,浙江永康年仅31岁的青年企业家杜光华,在冬至之夜被冰冷的华溪江吞噬了年轻的生命。
这几天,不断有市民来到杜光华救人处,祭奠这位好老板。溪边一束束整齐、洁白的菊花,表达了市民对这位救人老板的敬意……
那天夜里,杜光华招呼手下员工一起聚餐,除了杜光华外,员工都喝了不少酒,餐后,员工赵希圣去华溪边上解手,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岸上的杜光华没有丝毫犹豫,连衣服、鞋子都没来得及脱,就从两米高的岸边跳下了河……
赵希圣被救上来了,杜光华却失去了生命。他的遗体被打捞上来时,双手呈现向前弓状,仿佛随时准备着把落水者拉抱上岸。
事后,舆论都注意到杜光华身上一个重要的标签:身家过亿的老板。
“这么冷的天,下去救人,我做不到。更何况是个身家过亿的老板。太不容易了。”一位市民这样说。
“身家过亿啊,才31岁,为救一位普通员工,怎么说呢,总觉得……可惜……”一位网民留言道。
这种感慨似曾相识。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学生张华为救一位老农牺牲后引发的伦理之辩——这样的“不等价交换”“值得不值得”。
中国社科院专家徐友渔曾表示,生命抉择的问题是复杂的,如果从个人伦理的角度来看,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生命本身,生命不分贵贱,不能分三六九等。当时的讨论标志着人们开始意识到这样的个体生命问题。
但记者在深入采访中发现,相比张华之死时引发的社会大讨论,市民在此次事后,虽然意识到杜光华的亿万富豪老板的身份,但他们的反应却趋于统一——关于“不值得”的声音愈加势微,关于道义无价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受访的市民几乎没有人去提“不值得”的问题,更多的是惋惜与敬佩。
永康市民周小姐告诉记者,她从报纸上看到杜光华的事迹后,受到感动:“一个亿万富翁,为了救一个员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在永康五金城里做生意的彭女士,惋惜地连连说“可惜了”。她眼中的杜光华,是个虽然不大说话,却很热心的人。“杜光华走了,但他留给我们超越了物质和金钱的财富,那是一种不骄不纵、为富仁义的‘正能量’”。
12月24日,永康市委书记张伟亚对杜光华救人一事作出批示:“很感动,救人者都应受到尊敬,特别是杜老板,应当成为永康老板们学习的榜样。”
杜光华救人的“冲动”有其原因——
员工孙建龙告诉记者,我们平时根本不叫他老板,都叫他“哥”。“杜哥对员工非常好,隔三差五就带大家到外面聚餐。”“店里的几个小伙子,杜哥帮他们安排的住宿条件很好,都配着电脑、洗衣机、电视”,“有时候批发部生意忙,大家装货卸货累了,杜哥也是让大家休息,他去找搬运工来对付。”
杜光华的表弟安士保说:“我表哥豪爽,实在。既然别人把孩子交托给他,看见人家落水怎么可能不管呢?”
从永康华溪河畔摆放的鲜花上、路人的泪光里、员工的追忆中,记者感受到了这名亿万富豪的“精神身价”挥发出来的正能量。(记者 邹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