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编制”高?
中国网事:万般皆下品,唯有“编制”高?
有媒体日前报道,哈尔滨448名面向全国招聘的事业编制环卫工人正式上岗,其中竟包括了7名研究生。一位应聘失败的研究生甚至不甘心道:“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
一语惊人!这名研究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编制”的膜拜,在网上引来一片嘘声:一个人既然连“死在编制里”的勇气都有了,为何不能有一丝在体制外寻找“春天”的勇气与豪情呢?记者也不禁黯然:对于“编制”的狂热与执拗,既是一个人的不幸,却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莘莘学子,十年寒窗,为的当然不是简简单单做个“马路天使”。说到底,他们看重的还是“编制”两个字的含金量。“编制”原是单位对人事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手段,以确保工作机构精干、高效。而如今“编制”却意味着身份的获得和“铁饭碗”,意味着完备的社会保障,意味着可以坐享一系列体制内好处。一句话,“编制”成了造就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神器”。
正式工、合同工、劳务派遣工、外包工、临时工……以“编制”的名义,劳动者被分为三六九等,同工不同酬。它区分着体制内外的世界,让户口、福利、医疗、养老等方面福利待遇两重天。坐享其“成”者,并不是因为他付出的劳动物有所值,而仅仅因为他在身处在“编制”中。
记者的担心在于,在一个只有靠身在“编制”才能获得安全感的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编制’高”自然成了读书人的新信仰。然而,当优秀的人只会热衷于挤进“编制”分蛋糕,而不是去创造财富,社会又如何能健康发展?
要消除这种担忧,还在于社会改革持续推向深化,扩大社会保障人群,实现分配的公平正义,给年轻人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如此,他们才不必牺牲兴趣和理想,去换取编制的好处。(记者 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