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伴娘嫌接亲红包少不肯开门 新郎当场被气跑

2013年02月16日 10:31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接亲时红包不够,伴娘始终不肯开门,新郎当场发火把伴娘骂哭——这是发生在武汉一对新人婚礼当天的尴尬场面。近日,一则“新郎接亲时娘家人要低调”的帖子在武汉一论坛走红,近两万网友纷纷对接亲时女方家人的过火行为吐槽。

  接亲本是热闹喜庆的事,一旦过火就变成闹剧。专家提醒,新娘作为新郎与亲友的纽带,要做好事前的沟通工作,防止僵局出现。

  网友发帖

  女方家人狮子大开口 新郎火大扭头就走

  近日,网友“润德”在武汉一论坛上发出一则名为“新郎接亲时娘家人要低调”的帖子,一周时间吸引近两万网友围观。“润德”讲述了身边几个故事。一次,他帮朋友接亲,女方家人要新郎拿出5000元的首饰当做“入门接亲费”。新郎与几个伴郎把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来,才凑了2000余元。新郎恳求接完亲后从卡上划账,可女方家人却不同意,表示见到首饰才肯放人。新郎火大了,直接打电话让花车全部回酒店:“不结婚了,这顿就当我请所有亲朋好友吃一顿!”说完扭头就走。等到中午,新娘只能穿着婚纱打的来到酒店。“被逼跪在地上学狗叫”、“被亲戚把眼睛都挤碎了”、“求了两个小时都没进门”……该话题立即引发网友热议,网友纷纷跟帖回复,讲述类似经历。

  记者追访

  新娘多半会心软 三姑六婆难应付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人有过类似经历。

  市民赵先生上周末帮同事到武昌白沙洲接亲。当时,伴娘是新娘堂妹,在收了几个小红包之后依旧不满意,提出要新郎封一个800元大红包。新郎忍不住发火,说了伴娘几句。伴娘面子挂不住,竟当场哭了起来,气氛很是尴尬。最后,新郎黑着脸接走了新娘,伴娘则气冲冲地直接回家,连婚宴都没有出席。“接亲时闹归闹,但是方法应该设计好。这样,日后回想起来,才能满满都是喜悦。”赵先生说。“其实新娘都很容易心软。”去年刚结婚的付小姐为新娘叫屈:新娘提出的要求都很容易,也就是唱唱情歌,说几句情话,新娘的父母也很大度。付小姐说,自己婚礼当天只让新郎跳了一曲“骑马舞”就开门了,前后过程不到20分钟。“主要是一些三姑六婆之类的亲戚,不太懂得把握分寸,一心只求场面热闹,容易使得场面过火。”

  专家支招

  事前沟通事后弥补 防止接亲当场闹僵

  “接亲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度。”记者就此话题采访武汉欢天喜地婚庆公司资深婚礼策划师、婚姻家庭讲师罗凡,她说,大家心里要有数,接亲时给新郎提出任务,都是为了热闹气氛,绝不应该抱有捉弄新郎的心理。

  罗凡表示,要防止接亲出现僵局,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新娘作为纽带,做好沟通工作。首先是事前沟通。如果新郎性格内向,新娘一定要和家中亲戚商量好,在接亲时适可而止。同时,新娘也需要向新郎打好预防针。其次,接亲时如果亲戚提出要求无法现场完成,新郎可先诚恳道歉,示意事后补上,不可当场发脾气,将气氛闹僵。

  罗凡同时提醒,一对夫妻感情和谐是一个家庭和谐的第一步,所有亲友们一定要抱着祝福的心态协助他们做好婚礼的每一个细节。

  婚俗也要“反三俗”

  从汉字的形意上看,“俗”这个字并不是个贬义词——何为俗?人吃五谷也。说细一点,它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等。婚俗是“俗”的一种,自然也遵从“俗”的基本释义。

  随着社会发展变迁,“俗”开始延伸出一些新意,比如那些平庸粗鄙的、趣味不高的东西,人们称之为“庸俗”;那些低级的、不文明的东西,人们称之为“低俗”;那些过于迎合世俗的东西,人们称之为“媚俗”……令人遗憾的是,婚俗正在遭受这“三俗”的侵扰。

  新郎被逼跪在地上学狗叫、求婚两个小时都不让进门、新郎接亲时女方家人狮子大开口,这些看似婚俗的接亲习惯,不仅是做得过火,更是明显地滑向“三俗”的范畴,令人颇觉无聊。更有甚者,在有些地方,女方家人还把新郎扒得只剩内裤,把媒人绑在电线杆上,以此讨要红包和喜糖,这实在远远背离了婚俗的本意。

  应该说,结婚时讲究一点婚俗,不光是图个喜庆热闹,还为了提升婚礼的品质。说小点,这是一种文化风俗的展现,说大点,这彰显着一个民族文明的延续。可是,如果把让“学狗叫”、“扒衣服”、“绑媒人”当做婚俗,文化何在,文明又何在?

  说来说去,婚俗是个好东西,只不过是一些歪嘴的和尚,把好经给念歪了,这不光是新郎们不愿看到的,更是一个文明的社会不能允许的。(楚天都市报 记者 袁喆)

【编辑:王浩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