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抗震救灾行为惹争议:别借灾难寻找存在感
别借灾难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抗震救灾,社会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的凝聚力让人感受着社会的温情。不过在如何参与救灾的问题上,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比如,热情的志愿者扎堆儿奔向灾区,无序中救命通道发生了拥堵;记者过多涌向灾区,也会挤占救灾资源,比如空降食品时,两三个记者挤上飞机航拍,为了不超重只能少装食品;还有企业捐赠时,过于强调自己的身份,是不是一种借机营销;参与救灾贡献力量,而又不让人觉得添乱和喧宾夺主,分寸感在哪里,等等。
我觉得,对各方爱心不要苛责,不要用尖酸刻薄去冷对人家的热情和热心,爱心需要呵护。远离灾区坐在电脑前或看电视的人,无权苛责那些在灾区冒着风险参与救灾的人。即使爱心导致了一些问题,但绝非志愿者、媒体人和企业家的本意,比如,奔向灾区绝不是为了表现,前去采访绝不是为了表演,捐钱捐物绝不是为了营销,而都是出于内心本能的爱和关怀,出现的问题都是行动者非意图、无意识的后果。
首先要有将心比心的尊重和善意,避免伤害爱心,然后再去讨论,怎么做才能更有利于救灾,更有利于灾区民众,更有利于抗灾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发生好心办坏事的尴尬。
跟一个曾在汶川地震期间参与过救灾的志愿者交流过这个问题,他说,避免尴尬其实很容易,就是要看以谁为中心。救灾,当然应该以被救者为中心,参与救灾者不能只想着“自己做好事”,不能怀有某种“我是在救灾”的优越感去行动,而应顾及被救者的尊严,被救者的意愿,还有被救者的处境、需要等等,设身处地为受灾群众着想,谨小慎微地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被救者造成的影响。身处灾难中的人是真正的弱者,你的一腔热情应该以“如何做对救灾更有利”为中心,而不是“怎么做对自己最方便”。
以谁为中心?这个提醒很有价值。如果明白了“救灾应以被救者为中心”,就不会只顾自己的热情而不顾一切地涌向灾区;就不会为了“做好看的新闻”而让幸存者回忆痛苦的经历、让有亲人遇难的家庭对着镜头哭诉,而不顾这样做对他们的伤害;就不会不问前方最需要什么物资、受灾者最缺什么,而只是按自己的需要去行善;也不会亢奋地想在报道中表现自己,而是忠实地履行报道者的角色,真实准确地报道灾情,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救助。
是的,灾难当前,我们满腔热血万众一心,我们发自内心地想要为救灾做点儿什么,但有必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自媚的幻觉中,不要用虚幻的道德感掩饰内心的自私。到底真是为了帮助别人,还是借机表现自己?我们要防止陷入那种“自私的爱心”中:借别人的灾难,寻找自己的存在感。急于证明“灾害发生时我去过现场”,急于宣示“地震发生我们没有缺席”,急于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身影,我转发了,我关注了,我“点了一根蜡烛”了,我骂红会了,带着“以我为中心”的功名心、虚荣心和道德优越感涌向灾区,无意中会给救灾制造一些麻烦。
对个人和媒体是如此,对企业也是如此,灾难不是企业寻找自己存在感的机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慷慨解囊纷纷献爱心,让人尊敬。可我们的企业如果在捐赠时更低调一些,弱化自我宣传的色彩,而更多地以服务于救灾为中心,就不会让人有不舒服之感了。同时,媒体也应该弱化对企业捐赠的宣传,不要搞捐赠排名,不要办晚会让企业举着牌子高调捐赠,一方面避免对其他企业造成道德绑架,一方面也避免借救灾营销。很多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媒体都不报道企业的捐赠,就是避免绑架和营销,企业做广告可以买版面,慈善与广告应完全分开。
越是满腔热血地觉得自己是在掏心掏肺地帮别人的时候,越需要警惕和克服被道义感包裹着的自私,善良的人们请共勉,给予对方想要的,而不是自己想给的,才是真正的善。(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