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7岁女孩地震中丧母:没有了父母,我就是家长

2013年07月24日 10:14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下葬现场,永光村家属情绪激动。

帐篷里出生的地震宝宝。

22日,解放军官兵帮助永光村受灾群众将棺材抬到下葬地点。

丧亲之痛。

  有逝去就会有新生灾难,让你我阴阳相望但生生不息的希望

  却能串起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

  昨天下午,在摆放遗体的黄坡地里,一队消防官兵默默地用铁锹挖掘着。在一排新买的棺木旁,4口大坑很快挖成。悲伤的人们取来纸钱,烧给逝去的亲人。

  褚怀德看着车尕巧的遗体从滑坡处抬过来,捂着头抽搐自语:“死了的是走了,活着的却痛苦。”

  地震了快跑

  71岁的老人又一次冲进屋子,把老伴连拉带拽拉在身前,用尽全力,推出门外。这时,屋子突然垮塌……

  和以往一样,7月22日这天一早,漳县新寺镇何西社的蔡学龙老人早早起了床,家里的孩子们都下地忙农活去了。自己和老伴开始张罗着拾掇屋子,做些家务。

  和以往不同,7时45分,自家的房屋突然晃动起来,幅度越来越大。不好!怕是地震,蔡学龙心下一沉。门楣摇晃着,房外一片惊叫和奔跑声,老屋子摇得快散架了。蔡学龙向身后的老伴喊了句“地震了,快跑!”拔腿就冲向屋外,眨眼间就跑到了院中,定了定神,还没来得及为自己感到庆幸,身后却传来了阵阵呼救声。他下意识向身后一抓,抓了个空,“糟糕!老伴还没跑出来。”顾不上想太多,71岁的老人又一次冲进屋子,把老伴连拉带拽拉在身前,用尽全力,推出门外。这时,屋子突然垮塌,他被墙体、泥土吞噬……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乡亲们冲进院中,才发现老人已被飞砖砸中,浑身鲜血淋漓,他们赶忙将老人从废墟中刨出。

  胫骨骨折、踝关节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7月23日下午1时,蔡学龙被紧急运转至兰大一院骨科救治。病榻之上,老人仍旧放心不下自己的老伴,他一遍遍念叨着,似在对记者说,又似喃喃自语:“我的伤一点关系也没有,可是我不在她身边,她怎么能照顾自己?她身体不好有病,本来这个礼拜我要领她去甘谷看病呢……”说到动情处,老人眼中闪着泪花,在场的医务人员无不动容。

  老人的儿子蔡保存说,老两口结婚已经快50年,自己从没有听到老两口之间说过什么承诺和誓言,他们甚至连一个“爱”字都不懂怎么写。一辈子也不会说出个爱字的人,却用地震时全力的一推,把爱写得那么深刻动人。

  休息一会儿好吗

  官兵一刻不停地挖掘搜救,一位十七八岁的新兵双手磨满血泡,累得连手中的铁锹都拿不住了。

  地震发生后,不断有志愿者从周边赶来。因为要确保救灾车辆通行无阻,灾区实行了交通管制,这些志愿者到了山下大路边后,只能徒步上山。

  23日一大早,记者再次赶往震中,一路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背着矿泉水、方便面等食品送往各个居民点——在灾后的第一天里,部队官兵都在忙着全力搜救群众,这些嘴唇开裂、满头大汗,衣服上糊满泥土的志愿者们,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饮食。

  这是一位不愿向记者透露自己姓名的私企老板。23日上午,他带着公司十多名员工扛着食品和水到达搜救现场。看着官兵一刻不停地挖掘搜救,他不断给战士们递水,得到的却一律都是礼貌拒绝。当他看到一位十七八岁的新兵双手磨满血泡,累得连手中的铁锹都拿不住了,终于忍不住冲了上去,对着带队上尉吼道:“你就不能让他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吗?!”

  上尉睁着充满血丝的双眼看了他一下,没有说话,继续带着官兵们奋力挖掘。

  这位老板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对记者说:“他们拼了全力!”

  23日午后两点,永光村和永星村最后一具遇难者遗体被找到。救援官兵没有片刻休息,又立即投入安置群众、清理废墟、转运群众财产等任务。

  下午,记者在离开震中的途中看到,越来越多的生活用品,正源源不断地从外面运来。

  别怕我来救你

  “每刨一次土,我的手指就疼一次,钻心地疼,但再疼,我也不能停,因为我媳妇就埋在土里。”

  岷县禾驼乡拉路村村民董平寿回忆说,地震发生前,他家正在盖新房,7月22日上午6点多,他就早早起床,赶到新房房顶剔除砖缝间的水泥渣,他的妻子常明花则在厨房为他做早饭。7点多,突然一阵摇晃,他便趴在了地上,站起来后,他大吃一惊,村里的房子大片大片地倒塌,巨大的声响让他心慌神乱。他转眼向下看,发现自己家的厨房也塌了。“完了,我媳妇还在厨房呢!”他赶紧从楼顶跳下,跑到厨房废墟中,不断呼喊妻子的名字。

  “媳妇总算回了一声‘救我’。”董平寿说,根据声音他判断出了妻子的位置,一把抓起旁边的锄头,转念一想,怕锄头伤到妻子,他便用双手刨去掩盖在妻子身上的土块,一边刨,一边冲妻子喊“别怕,有我在呢,我正在救你”。后来,他整整刨了40分钟,才终于刨出了妻子的头。见妻子还能说话,他心里顿时像去掉了一大块儿石头。

  记者特意观察了一下董平寿的手,发现这是一双让人心疼的手。左手只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像是在扭东西,五根手指无法自由活动,右手小拇指、无名指、中指没有前端关节,食指变形,骨头突起。董平寿说,他的左手是因为一次车祸造成,右手是在磨面时遭遇意外所致。因为双手不健全,不能干重活,救妻子的时候,他愣是忍着疼痛,用了40分钟才从土堆中将妻子刨了出来。“每刨一次土,我的手指就疼一次,钻心地疼,但再疼,我也不能停,因为我媳妇就埋在土里。”

  董平寿说,今年2月19日,他们家拆除旧房的时候,他的二儿子就被倒塌的土墙砸死了,当他看到妻子被土堆掩埋的时候,失去亲人的悲痛再一次向他袭来,因此,他不顾一切,也要救出妻子。他说,结婚30年来,他从来没有因为啥事和妻子动过手,偶尔也吵吵架斗斗嘴,但两人感情一直很好。

  地震宝宝降生帐篷

  22日22时30分,梅川镇永星村23岁的产妇蒋亚菲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顺利生下“地震宝宝”。

  蒋亚菲的婆婆包红巧说,前天早上,她正在地里干活,只有公公和挺着大肚子的儿媳妇俩人在家。房子塌了,公公把儿媳妇从房子拉了出来。所幸,两个人都没有受伤。

  蒋亚菲怀孕只有32周。地震的惊吓虽然没有引发身体不适,她还是感到紧张。担心儿媳妇会提前分娩,22日的傍晚时分,包红巧一家人在草地上搭了一个临时帐篷。“太简陋了,那草有小腿那么高。”包红巧心疼地说。

  晚上8点左右,蒋亚菲开始出现临盆症状。“我们打120急救电话,120说路没抢通,车子开不过来。”包红巧说,她和村里的女人们忙成一团,有的烧水,有的打手电,有的负责接生。最终,一名男孩带着哭声落地,包红巧紧张地把脐带剪断。

  通往永星村的道路最终打通。昨天凌晨1点半,蒋亚菲和孩子一起被送入岷县人民医院。医院重点安排监护治疗。

  昨天下午,蒋亚菲躺在岷县人民医院ICU病房休养,孩子安放在儿科的保温箱里,护士正在给他喂食早产儿奶粉。“这可是第一个地震宝宝,”儿科主任何晓红称,孩子还不到四斤重,虽然是早产儿,“地震宝宝”的生命体征平稳,医院会给予最好的照顾。

  村里的女人们忙成一团,有的烧水,有的打手电,有的负责接生。最终,一名男孩带着哭声落地。

  父母不在我是家长

  家成了废墟不敢回怕想起妈妈

  昨天上午10时许,在岷县梅川镇永光村,17岁的褚爱红在姑父及村民的帮助下,给妈妈穿上新衣,装棺入殓。爸爸两年前刚病逝,这次她又失去了妈妈,虽然泪水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转,但她强忍着,尽量不让眼泪流下来。

  “我不能哭,至少不能在弟弟妹妹面前哭,没有了父母,我就是他们两个的家长。”在埋葬了妈妈后,褚爱红拉着弟妹朝山下走去,虽然家在咫尺,但他们却不敢回去,她说回去看到废墟就会想起妈妈。“家里住不成了,也不想住,我打算带着弟妹及奶奶先到山下的姑姑家借住。”

  地震后赶往家中却看不见妈妈

  在往山下走的路上,褚爱红不时叮嘱12岁的弟弟,看着脚下慢些。“家长”这个称呼对她来说,可能还有些过早,但是从埋葬完妈妈那一刻起,她就在尽量让自己熟悉这个角色。

  “地震时,我刚好从家坐车去梅川镇,地震时我在车上。”褚爱红说,当时透过车窗她看到有村民的房子在垮塌,便急忙下车,顺着小路往家跑。“到家时房子的框架还在,但两面墙全倒了。我冲进房子,但并没有见到我妈。”她拼命地喊,但却始终没人回应。

  亲手从废墟中刨出妈妈

  褚爱红说,就在她手足无措之时,小姑赶了回来。“小姑当时分析,房子的墙是向院子外塌的,地震时我妈不在院外,只有厕所墙是向内塌的。”

  她立刻冲到厕所废墟处,“也不敢用铁锨等工具挖,我就用双手刨,只刨了一点,就发现了头发,我妈就在下面。我当时吓坏了,握着妈妈的手,但手却冰凉冰凉的,但我不觉得妈妈已经去了。”最终在村民和小姑的确认下,她才确定妈妈已经停止了心跳。“我和妹妹心里难受得不得了,而年幼的弟弟却只顾着看天上的飞机,他可能还没意识到,妈妈永远不在了。直到妈妈下葬的那一刻,刚满12岁的弟弟,猛然意识到将永远失去妈妈,突然号啕大哭起来。”

  照顾弟妹有信心也有顾虑

  “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我不相信从此以后我和弟妹就成了孤儿。”褚爱红说。但妈妈确实永远离开了他们。“走了的已经走了,活着的要好好活。弟弟妹妹没有了爸妈,还有我。”褚爱红说,她一定会照顾好弟妹及奶奶。

  说这些话时,褚爱红显得有些茫然:“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照顾好弟弟妹妹,我不知道我现在该怎么办……地震后家里房子全塌了,我们现在住在姑姑这儿,但不能一辈子都住在亲戚家吧,我们以后怎么办?”

  “走了的已经走了,活着的要好好活。弟弟妹妹没有了爸妈,还有我……”17岁的褚爱红,尝试着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中的重担。

  本版据京华时报记者李显峰新华社钟欣《华商报》本版摄影京华时报记者陶冉

【编辑:马婷婷】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