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孩两次捐赠骨髓 成功挽救18岁男孩生命
现在正准备中考的于嘉良。
病中的于嘉良。
“好心的北京姐姐,你在哪儿?从2011年5月23日,你给我捐赠骨髓后,我时常会想象你是什么模样。也许你是一个很温柔善良的女孩子,长长的头发,瓜子脸,大眼睛,还戴着眼镜,很有书卷气。可能你人不高,瘦瘦小小的身体看着文弱,但一定很坚强。也许你不喜欢运动,但成绩一定很好。姐姐,我很好,你在哪?”18岁的江苏男孩于嘉良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15岁那年,正读初二的于嘉良被查出了白血病,一度徘徊在生死边缘。正是博文中那位不知名的北京姐姐,在他遭遇第一名志愿者悔捐之际,及时献出了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嘉良的生命。今年9月份,嘉良重新回到了阔别三年的课堂,明年他就要参加中考了。他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能找到这位好心的北京姐姐,当面跟她说声“谢谢”。
遗憾
爷爷没能看到孙子康复
2010年6月,15岁的于嘉良正在读初二,他的身体突然出现了异常。“晨跑时,跑不到一半就跑不动了,身体不舒服,后来就在当地检查身体。”就是在那次检查中,于嘉良被发现患有白血病。而此前,他的家庭已经连续遭遇了两次不幸。
2005年,嘉良的爸爸因车祸造成了脑损伤,出院后,受到后遗症的影响,再也干不了重活儿了,只好找了一份保安员的工作,收入十分微薄。而嘉良的爷爷在他查出患白血病的前两个月,突发心肌梗死,在医院接受治疗。那个时候,家里为了给爷爷治病,已经用去了七八万元,爷爷得知孙子得了白血病之后,便放弃治疗,央求家人把他接回家。
在家里,爷爷最疼爱的就是于嘉良,一想到当时爷爷为了省钱放弃治疗,嘉良很难受。爷爷从医院回去后就一直在家养病,在2011年7月份去世。而那个时候的于嘉良刚刚做完骨髓移植手术不久,还处于危险期。让爷爷带着这样的遗憾去世,于嘉良很伤心:“他要能晚几个月走,就可以看到我康复了。”
绝望
骨髓捐赠者突然反悔
要想彻底治愈嘉良的白血病就必须进行骨髓移植,这也是他唯一的希望。于是,嘉良的妈妈杨秋英向中华骨髓库提出了申请。2011年4月份,在住院治疗了近10个月时,终于从中华骨髓库传来了好消息,有志愿者与嘉良配型成功。
“那个时候,就好像乌云中透过一束阳光,感觉孩子的病终于能有个盼头了。”杨秋英说,配型成功的消息传来,一家人高兴坏了。但是摆在一家人面前的除了希望,还有手术费这个难题。通过网上求助等渠道,嘉良的移植费最终也凑齐了。按照手术安排,他做了术前的最后准备,随即进入净化舱,在做移植手术前,嘉良需要注射一些准备药物,当他已经完成了90%的注入量时,与嘉良配型成功的志愿者也开始注射相关药物。
但是,当这名志愿者注射了一天的药物后,他突然悔捐。“那名志愿者是一个小伙子,他的家人不同意他捐骨髓。”噩耗传来,杨秋英觉得天都塌了。因为在药物的作用下,嘉良的免疫系统已经被完全破坏,如果移植中断,那么就等于给嘉良直接下了死亡判决书。从大悲到大喜,再到绝望,杨秋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度过那段难熬的时间的。
在面临生死抉择上,医生建议杨秋英也去做一下检查,看看能不能尽快做半相合移植。“虽然半相合移植的风险高,可是时间太急迫了,当时药已经打下去了,我不能就这样失去孩子。”杨秋英立即手忙脚乱地跑去医院抽了几管血,准备做化验。
感激
北京女孩分两次捐髓
幸运的是,当杨秋英还在等待检验结果的时候,从北京再次传来好消息。原来,中华骨髓库在寻找配型时,有两名志愿者与嘉良配型成功,另一位志愿者是一个在北京读书的女孩。“当时医生考虑到捐赠者的体重问题,所以优先选择了那名男性志愿者。”杨秋英说,得知第一名志愿者悔捐之后,那位北京的志愿者没有丝毫的犹豫,火速配合医生进行了骨髓捐赠。
“我们事后也是多方面打听,才了解了那位好心志愿者的一些情况。”杨秋英说,那名志愿者是一名在北京读博士的女孩,体重不到90斤。按照捐骨髓的规定,只有体重超过100斤的才行。但是为了挽救嘉良的生命,这位善良而勇敢的女孩分两次采样。
2011年5月23日和5月24日,女孩的骨髓分两次缓缓注入了嘉良的体内。
期盼
当面向姐姐说一声感谢
移植手术非常顺利,也非常成功,于嘉良重新恢复了健康,这让杨秋英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虽然没有见过那个女孩,也没有跟那个女孩通过话,但我们全家都满怀报答与感恩的心,希望能找到那名女孩,好好谢谢人家。”看着儿子一天天好起来,杨秋英说,虽然家中还有欠债,但以后再慢慢还,最关键的是,孩子康复了。
经历了近两年的抗排异等相关治疗和调养,于嘉良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今年9月份,他背上书包走进阔别三年的校园。“生病前,嘉良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等。”杨秋英说,那个时候,嘉良并不怎么喜欢学习。但是生了这场大病后,孩子似乎改变了很多,知道要好好读书了。回忆起当时生病的情景,嘉良感到了活着的分量。最初住院时,他不敢睡觉,最害怕就是一闭眼就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了。9月2日,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对于重返校园的于嘉良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天。“生病后,上学就成了我最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但我始终铭记那些无私帮助过我的人,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知道,唯一的报答就是好好学习,将来去帮助更多人,把爱心传递下去。”在好好学习的同时,于嘉良也希望能找到当年那位勇敢捐献骨髓的姐姐。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杨秋英又回到医院,找到骨髓库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按照中华骨髓库的相关规定,只有完成移植两年以上的患者才能去联系当初捐赠骨髓的志愿者。“骨髓库给我的消息是,9月26日,他们计划安排嘉良和那位北京女孩见见面。”对于这样的安排,杨秋英和嘉良都很期待。(记者 李环宇 照片摘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