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聚焦余姚救灾志愿者:“大灾面前能做一点是一点”

2013年10月16日 08:5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志愿者送满载救援物资的皮艇入水

  他们在大水中搀扶这座城市

  这座城市是如此强大,又是如此脆弱。

  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它位居第10;然而10月上旬的几场大雨,就让它几乎陷于瘫痪。

  消息称,受台风“菲特”影响,浙江省余姚市两天的降雨量,相当于“68个西湖”的水。大雨过后,80余万人受灾,70%以上城区被淹,大面积停电,不少地方的积水深达1.5米,城内交通几近停顿。

  一时间,余姚告急。

  老人坐在充气的汽车内胎、小孩坐在大塑料盆、妇女坐在木板上被推出去,男人只穿内裤趟水的景象处处可见。各种求救信息,在网络上传播。

  余姚城内能住人的酒店爆满。即使在距离余姚市20公里外的慈溪市,要想预订酒店,也略有困难。“住满了余姚人。”慈溪一家酒店的服务员说。

  不少人在医院、汽车站等公共场所勉强过夜。甚至一些人,就躺在台阶上。

  “屋内的水一米多高,被褥全湿了,没法住人。”睡在余姚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的一名外地打工者说。

  大雨刚过,在各界的搀扶下,这座城市修复着自己的运行轨迹。

  大家已经分不清是谁的物资、谁的船,只要有东西,就往船上装,只要有人,就上船划桨

  10月8日一大早,张磊还没起床,他的母亲就打来电话,说余姚发大水了,快去看看能不能帮着做点什么。

  张磊今年30岁,安徽人,在余姚附近的慈溪市工作。前一天,慈溪一个地方也发水,他在那里忙活一天,接了不少人出来。

  “想到那么多人出不了门,吃不上饭,我就感到难过。”张磊说。他10岁出门打工,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

  接到母亲的电话,他一骨碌爬起来,边穿衣服边给好友邵波打电话,要他张罗几个人,一块儿到余姚去。

  邵波是慈溪人,有自己的生意。很快,他就载了一名贵州人和一名慈溪人,与张磊汇合。

  这边,张磊已经花了1000多元,购买了方便面、矿泉水等救援物资,并打电话通知前一天在慈溪救援时认识的朋友过来帮忙。

  1个小时后,这支5人的队伍,踏上了前往余姚的救援之路。他们来到离人民医院不远的一个路口。这原本是一条交通要道,现在是一片汪洋。这里早已汇集了不少人。

  在这个地方,张磊和邵波等人,救援了3天。即使在10日晚上,水灾的第3日,这个路口仍停满了从各地来救援的车辆。

  余姚老板章朝辉,每天开着自己的奥迪车,车顶载着花600元钱购买的皮艇,和自己的弟弟一块来这里参加救援。他在附近开工厂生活多年,对这一片很有感情。

  “大灾面前,能做一点是一点。”章朝辉说。

  在此后的几天内,章朝辉和张磊等人,变成亲密的“战友”。

  10日晚上10点多,几束强烈的汽车灯光打在水面上,又一波救援开始了。车是慈溪一个越野车队的,这天晚上,车队来了10多个人。

  不远处,他们在秽浊的水中穿梭,往皮艇上搬运方便面、矿泉水、八宝粥、蛋糕等物资。

  张磊穿着不知谁递给他的一件橘黄色救生衣,戴着白色口罩,裤腿卷到膝盖以上,也加入其中。

  这个时候,大家已经分不清是谁的物资、谁的船。只要有东西,就往船上装,只要有人,就上船划桨。

  慈溪冬泳协会的一个长发男子也骑着摩托车过来。他带来了扩音器和口哨,并把这几样东西塞给船上一个划桨的人:“有危险立即求救,我们过去救援。”

  几艘皮艇在汽车灯光下刚走,又有几个人开着卡车过来。有男有女,还有一个小孩。他们一停下,就卸下车上的塑料船和物资。

  长发男子立马招呼:“你们会水吗?不会水这里有人帮着送,不要冒险。”

  “我们是退伍军人,都会水。”其中一名男子说。

  长发男子不知从哪找来几件救生衣,塞到他们手中,并帮着他们抬船、搬运物资。

  不断有车和人到达这个区域。慈溪的一名年轻女子也和自己的同伴,连续两个晚上往这里运送物资。

  “我们都是宁波人,不能袖手旁观。”这名女子说。

  这一夜,张磊的队伍和越野车队一直忙到凌晨3点多。

  灾后的几天里,酒店外的灯整夜亮着,为无处可去的人提供亮光

  在这个小城市,人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水。即使大雨3天后,这座城市的很多地方,仍然被水包围着。不少汽车就泡在水中,有的连车窗都来不及关上,就被水淹熄火。

  手机也早已不好用,很多地方都是信号盲区。

  早在8日凌晨,不少区域就已断电。一到夜晚,整个城市陷入宁静的黑暗中。

  很多人近一周没有下楼。富巷新村的一对母女这些天就靠蛋炒饭和方便面打发日子。水淹余姚时,她的冰箱只剩6个鸡蛋。她和女儿每天吃两个。

  好在二楼水龙头还能出水,虽然水流很小,但足以应付这一单元住户的生活。

  在划船一个多小时才能进入的一个村子,有居民告诉记者,他们已经3天没吃到一口热东西了。

  居民生活在恶化,救援在升级。随便走到一个重灾区,都会看到来自不同地方的志愿者。余姚的钟摆,在各方的援助下,慢慢控制着节奏。

  政府指定几个地点接受物资。据宁波市民政局的数据,截至13日下午,余姚市共接受社会捐助物资606批次,折价4000多万元。10日,记者在政府指定的一个救助点看到,一辆辆载着救灾物资的大型货车,源源不断地驶入。有宁波来的、杭州来的,甚至有从福建赶来的。

  还有很多直接发放到灾民手中的物资,未计入政府的统计之列。

  慈溪一名卖皮艇的老板说,他的皮艇基本被支援余姚的人买走。

  从9日起,在余姚开酒店的宁海人俞熠华就和员工商量,希望员工能为出不了门的老人送餐,得到员工们一致赞同。

  连续3天,这个年轻老板总共为余姚灾民免费提供了近1.5万份盒饭。员工和张磊他们一样,将盒饭放到船上,趟水推船,挨家挨户送。

  灾后的几天里,酒店外的灯整夜亮着,为无处可去的人提供亮光。

  “灾难面前,我们都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名30岁的酒店老板说。他还鼓动朋友,为余姚送来两车物资。

  慈溪一名“海归”企业家,组织4辆越野车到余姚救人。由于积水太深,3辆越野车抛锚,其中就包括该企业家价值80万元的福特皮卡。这名企业家又开出自己价值500万元的“擎天柱”,穿梭在余姚的大街小巷。10个多小时内,他们共转移100多人。

  当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传到大家的耳朵里。

  张磊的一个朋友,被大水困了3天,当她走出来时,一个人力三轮车车主,硬要100元,才肯送她到附近的汽车站。

  富巷新村的居民经常能看到小贩高价兜售商品。一桶方便面卖到20元,两支小蜡烛卖到10元,两支大蜡烛则高达25元。

  有一次,有志愿者送物资路过一个村子。这个村子他们起先已经送过。村里居住的人,将他们的物资抢得一干二净。

  张磊辛辛苦苦送到铁道桥的3船物资,也在他回程运输时,不见了踪影。

  当然,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让大家记住。

  10日晚,张磊和邵波等人在水中救起一女子。为此,邵波喝了几口积水,张磊笑称他喝的是“大补汤”。船一着陆,就有几名年轻的小伙子将落水者抱到车上,立即送往医院。这一幕,张磊感觉很“温暖”。

  几拨志愿者碰到一起,大家呼喊一句“哪里的?”算是打招呼

  11日晚上8点多,张磊、邵波及章朝辉等人出现在花园新村的路口。

  大雨已经过去4天,路边有一堆堆垃圾,积水已经发臭,水面上漂浮着死老鼠、卫生纸等,空气中弥漫着臭味。

  前两天,他们就听说这里积水严重,住户多是老年人,且救援甚少。无奈道路不通。

  经过几天的救援,张磊已经清楚,运输是他团队的长项。此前,团队里的一个人与政府一个救助点的工作人员联系过,对方说有船有物资,只需要人过来即可。

  当他们赶来后,却发现这个救助点没有船。

  “要救助的是那些出不了门的人。没有船,救什么救?”张磊发火了。

  这些天,让他愤怒的事情不少。有媒体报道说水早已退了,他听后气得大骂;救助点的人不了解信息,甚至不知道哪个地方需要救助,他觉得工作不到位;一个不知具体身份的人,穿着雨靴在摄像机前走了几步,摄像机一停立马就撤,他也看不下去。

  在花园新村的路口,张磊脱下外裤,趟进水中,拖着满载物资的皮艇走。这一天,他为方便,特地穿了泳裤。

  积水越来越深,不一会就淹没了膝盖。

  很多居民充满着期待。张磊的手电筒一照,总会有人喊着要东西。他们一一送到。他们还碰到几名从宁海赶来的志愿者,专门送蜡烛。

  “有没有吃的?饿死了。”一名年轻女子向张磊喊道。

  “有,不能只救别人不救自己。”张磊回答道。

  张磊把剩下的物资直接搬到对方船上,对方也把几箱蜡烛放到张磊船上。他们互相道别,又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了。

  重新装上物资,他们再次出发。其实物资是谁的,张磊也不知道。

  花园新区的积水深达腰部,最深处到胸部,非常冰冷。灯光照射处,一团团垃圾裹着水中的几个人。他们经常能碰到志愿者团队,大家呼喊一句“哪里的?”算是打招呼。在他们撤出时,还有另外几支志愿者团队在小区发送物资。

  “有志愿者,这座城市很温暖。”章朝辉感叹道。

  这一晚,这支团队在脏水中泡了3个多小时。他们商量,明天继续来。 返回的路上,张磊在水中发现一条红锦鲤鱼。他扔下皮艇绳子,一把抓住。章朝辉找来一个塑料饭盒,舀了点脏水,张磊把鱼放进去。

  “我要送给老婆当礼物。”张磊笑呵呵地说。记者 郭建光文并摄

【编辑:马婷婷】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