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家人的年底“账”
中新社韶山2月1日电 题:韶山毛家人的年底“账”
中新社记者 刘双双
直到农历马年正月初一下午4点,湖南韶山“毛姿土菜馆”老板毛润军都没顾得上吃中饭,“人太多了,我们都没有想到”。
从上午8点开门营业起,这个建在通往毛泽东铜像广场必经之路韶峰路上、距铜像广场约4公里的餐饮店就一直门庭若市。门口停满了挂着湘、粤、豫等各地车牌的汽车。
40岁的毛润军是土生土长的韶山人。12年前从山腰上的老宅迁下来,建了如今这栋24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毛润军说:“原来自己在外打工,房子每年租给同村村民开餐饮店”。
眼看着韶山的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三年前,毛润军和妻子决定自己来经营餐馆。“闲时店里就靠老婆和亲戚管理,自己到附近建筑工地上打零工。而从年底到春节,自己就在家帮忙,因为这段时间的生意格外好。”
毛润军一边忙着结账一边说:“再怎么样,也比在外打工强。现在韶山发展快,建设项目多,不愁找不到零工,每天收入也有百余元人民币。一年下来,家里收入也能上十万(元)。”
“当然是一年比一年多哩。”毛润军没有透露去年的具体收入,但从大年初一就如此红火的生意让他憧憬新年有更好的收入。
韶山多数人和毛润军一样,选择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依靠红色旅游赚钱。白色瓷砖、红色琉璃瓦装饰的三层楼房在这里比比皆是。
韶山农民毛四平过去的营生主要是出售纪念品,20年前一年能挣万余元。如今,他经营家庭旅馆,四层楼共有20个房间,一年轻轻松松就能挣20万元。
对于外人而言,韶山最知名的莫过于享誉海内外的毛家饭店。创始人汤瑞仁凭借着一张与毛泽东的合影和几道毛泽东喜欢的菜肴,1987年在毛泽东故居附近开了一个家庭小餐馆。开张时只能勉强开八桌的小饭馆,如今已发展成拥有300多家分店的毛家饭店餐饮集团,每年上缴税收约3亿元。
如今执掌毛家集团的汤瑞仁之女毛桃芝并不太在意过去一年的具体利润,而是把目标放在了“希望毛家饭店代表中国餐饮行业的一面旗帜走向世界”。
“汽车、冰箱、电脑等基本上家家都有,而今村民最看重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及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坐在自家的小洋楼前,韶山市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直言,韶山人年底“算账”,除了看经济收入,更看重幸福指数。
68岁的毛雨时连续4届当选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见证了韶山从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贫困山村到红色旅游胜地的转变。他说,仅韶山村456户居民,就有一大半以上从事餐饮、宾馆和纪念品经营等项目,98%以上的传统农户成了现代化农民。
据旅游部门通报,1月31日韶山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游客挤满了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故居等地。
然而,随着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尤其是沪昆高铁韶山南站即将开建,让毛润军等韶山人有了另一种担心:游客出行更加快捷,在韶山停留时间更加短暂。要想让年底账本越来越“丰厚”,旅游业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完)
专题:2014年新春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