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陕西关中“贴花花”过年背后:年画传承“青黄不接”

2014年02月01日 14: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陕西宝鸡2月1日电 题:陕西关中“贴花花”过年的背后:年画传承“青黄不接”

  中新社记者 田进

  贴花花,过大年。传统的中国春节里,“贴花花”是必不可少的年俗。“花花”就是年画,腊月二十八到除夕,人们就开始剪窗花、写春联、请门神、贴年画。

  农历马年,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陕西关中,街头巷尾、户牖之间,贴好的年画花花绿绿,寄托了人们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家宅安泰、驱灾避邪的愿望,也承载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有“东方智慧的结晶”之称的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明代。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等地民众喜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年画的故乡,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市凤翔县,春节“贴花花”的年俗延续至今。在当地,还有过“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印制年画的红火场面。年逾花甲的传承人邰立平告诉中新社记者,凤翔木版年画以人物为主、门神见长,造型优美大方、生动逼真,各有情态。门神中既有历史名人,也有神话人物,如秦琼、敬德、天官赐福、福禄寿星等,还有《西游记》等故事和花鸟虫鱼。

  凤翔木版年画的制作要经过画墨线稿、刻版、套色、绘制等多道工序,“一般套色年画需要五六块木刻版,构图复杂的年画需要更多木刻版才能印制。”邰立平说,“凤翔木版年画色彩对比强烈,造型饱满夸张,保留了古版年画古朴自然的风格。”

  “十多年前在南京办展览时,我找到了老祖先刻印的年画《龙凤钱马》,心情特别激动。”作为凤翔木版年画世家为数不多的传承人,邰立平更侧重于研究与创作。为恢复传统的凤翔木版年画,邰立平不断寻访、搜集失散的木刻版和画样。“我白天刻版,晚上封色,曾用3年时间复制出了古版170多套。”

  邰立平说,受组织过年画社的父亲邰怡和家族影响,他从9岁起执刀正式刻版,50余年的生活中刻出了400多套3000多块版。现在,他家阳台的两个大立柜中塞满了大大小小的木刻版。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年画岁月,邰立平使凤翔木版年画尽可能的接近历史水平。通过改良提升,凤翔木版年画也跻身到了高层次的艺术品行列。

  受民俗风情的影响,凤翔木版年画的地域性特征较强,为中国西北地区仅有。同时,它的题材内容也反映了当地春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乡土气息浓厚。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命运相似,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目前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危机。邰立平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年画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使春节“贴花花”这个重要的年俗得以继续。(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