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的板凳龙灯“马拉松”
中新社上饶2月4日电 题:中国农民的板凳龙灯“马拉松”
中新社记者 王剑
板凳龙灯是江西省东北地区农民迎接新年、祈福闹春的重要习俗,中国农历甲午年大年初四,伴着三声炮响,一条300多米的龙灯在当地隆重“出灯”,记者跟随当地千余名村民走村串乡,历时11个小时,抬着龙灯走完40多公里约一个全程马拉松的路程。
板凳龙灯在记者的老家——赣东北地区有数百年的历史,龙灯的龙头由当地祠堂制作,“子灯”由各家各户制作,家中的男性负责以竹篾制成灯框,家中的女性以各色彩纸、剪纸制作灯罩,每到出灯时,各家各户便相互“较量”,哪家的灯扎的最端正、剪纸活儿做的最细。
在当地,每个“板凳”称为一桥,灯座为一块形似八仙桌板凳的木板,两段有孔,出灯时以木棒相连,加上龙头、龙尾,数百米的长龙便宣告诞生。
当日,中新社记者遇上了老家十年来最隆重的龙灯“马拉松线路”,由车边村王氏家庙出发,途经华坛山镇、郑坊镇、石人乡,抵达当地一座千年古庙“石人殿”,尔后返回,全程超过40公里。
午饭过后,炮响三声,锣鼓齐鸣,随着“龙头首”一声“升灯!”一条由200多桥“子灯”组成的蜿蜒长龙被青壮汉子扛上肩头,由千余人构成的龙灯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根据传统,象征驱邪降福的龙灯所到之处,均有当地村民燃放烟花爆竹相送,遇到大的集镇广场还要喊起号子、快跑“穿灯”,更有相熟的亲戚朋友“披红”送上祝福,可谓热闹之极。
由于抬龙灯在当地是件大事,过哪个村、翻哪座山均严格按照当地的老规矩办,途中经过十余个村庄,并有数小时的山路,这让过了热闹劲儿的记者“苦不堪言”。但相比轻装上阵的记者,负责抗灯的青壮汉子更是“压力山大”。
为了感受板凳龙灯的乐趣,记者试着扛了一小段平路,发现扛灯确实是一件讲究个人技巧、团队配合的技术活——既要跟随大队伍,又要保持姿势尽可能节省体力。
一路爆竹相送,一路咬牙坚持,临近4日凌晨,龙灯最终返回村庄,这段长达11个小时的“马拉松”终于宣告结束。各家各户响起鞭炮声,欢迎自家的“英雄归来”,也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完)
专题:2014年新春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