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大师”徐艳丰玩出来的“中国一绝”
中新社廊坊2月6日电 题:“秸秆大师”徐艳丰玩出来的“中国一绝”
作者 申玲敏
“过年这几天,我和儿女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轻松地过了个年。”在“秸秆大师”徐艳丰手里,被农民视作烧柴的引火之物变成了惟妙惟肖的古建筑模型。
62岁的徐艳丰是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人,自孩童时代开始就对秸秆扎刻产生浓厚兴趣。1966年,他看到了一张天安门的照片,便有了制作天安门高粱秸秆模型的念头。经过三年零七个月,70余万节长短粗细不同的高粱秸秆扎成的作品《天安门》终于完工,城墙、城楼、配楼、金水桥、华表样样俱全,并且每个门窗都能开合自如。该作品于1982年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长野县。
从此,高粱秸秆扎刻走出国门,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堪称“中国一绝,世界无二”。
徐艳丰是高粱秸秆扎刻的开创者,从事该行业至今已有50年,创作了大小近80余件作品。他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家”的称号,并多次携作品赴国外展出并获奖,“永清扎刻”也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只需要看一个建筑物的照片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模型来,高粱秸秆扎刻不是简单的手艺,需具备几何、建筑学等方面的‘天分’。我祖上13代都是木匠,因此对木建筑的结构及制造都非常熟悉。”徐艳丰说。
徐艳丰的作品通体上下所有接口不用钉子、胶水、铁丝或线绳之类的辅助固定,均采用传统木工卯榫结构咬合在一起实现固定,结构既稳又紧,且门窗都能开合。采访中,徐艳丰让记者将其制作的高粱秸秆小球使劲往地上摔,始终没有摔坏。他制作的《故宫角楼》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经专家鉴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
作品得以保存时间如此之长,也归因于高粱的品种。普通高粱秸秆较脆,徐艳丰经过两年的杂交试验,种植出“铁杆高粱”,其秸秆较细,硬度较高,适用于高粱秸秆扎刻。
徐艳丰说,现在家里有8亩地都是用来种植“铁杆高粱”,每亩地可产几万棵高粱,但是很多高粱秸秆由于有虫咬等不能用。赶上好年头,也仅有一半高粱秸秆能用。“当年产的秸秆需经过两个年头其色泽才均匀,也够干燥,才可使用。”
徐健说,扎刻所需的高粱秸秆要分成五六十种不同的尺寸。每枝秸秆要用刀挖槽,以接嵌在一起,同一尺寸秸秆的槽的尺寸相差不能多过0.2毫米。制作时可以分成不同部分来砌,如地下、中间、楼顶,砌好之后再合并起来,这个部分称为“刻”;其后,便用别扣的手法来做门、窗、围栏,这部分叫作“扎”。“初学者至少学习5年才能做出个像样的模型来。像儿子徐健正在做的《黄鹤楼》这样的大模型得用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小的也需要半个月。”
高粱秸秆扎刻目前仅有徐艳丰一家三人可熟练制作。徐艳丰说,此前也有许多人慕名前来学习,但时间最长的也仅仅是4个月,大都耐不住寂寞而放弃。
徐艳丰表示,他因患有尿毒症,于2003年和2008年两次做了肾移植手术,药物费用很大一部分是国家和社会捐助的,作为回报,他会尽力将高粱秸秆扎刻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完)
专题:2014年新春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