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始终不渝坚守好党执政的生命线
群众路线是引领党的伟大事业不断胜利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执好政、掌好权的生命线。我们必须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纪约束相衔接,始终不渝坚守好维护好党执政的生命线。
一、群众路线是党执政的生命线
群众路线是党对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精华的继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国之命,在人心。”执政者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执政的根本问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积淀丰厚。大禹的孙子太康等人追思大禹的遗训所作的《尚书·五子之歌》的第一句话就是:“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认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西周姜子牙说:“治国之要,首先在于收揽天下民心。”唐代名相魏征常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劝谏太宗李世民。明末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主旨更加鲜明,他明确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认为“盖天下之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民本思想,虽然本质上是统治者自我救赎的应对措施,但从历史发展轨迹看,执政者只有以民为本、真正为民谋利,才能政通人和、万众归心。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精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结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建党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建立最为紧密的血肉联系。从毛泽东的“人民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上帝’,‘上帝’不能惹,谁惹怒了‘上帝’,谁就必定要垮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泽民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胡锦涛的“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再到习总书记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不生动体现出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
群众路线是党的伟大事业不断胜利的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胜利之本。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
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在战争年代,流行于太行山区和冀中平原被老百姓广泛传唱的一首支前民谣说:“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衣,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陈毅同志曾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建党90多年来,党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党只有继续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继续谱写事业新篇章、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群众路线是党执好政、掌好权的生命线。世界近现代历史证明,一个政党能不能取得和保持执政地位,取决于它是否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人心向背决定政党的生死存亡。当年,斯诺在延安时曾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清政廉洁、服务群众的精神称之为“东方魔方”,并断言这是中共的“兴国之光”。上世纪90年代初,具有93年历史、执政长达74年之久的苏联共产党,之所以一夜间丧失执政地位并走向瓦解,最根本原因,就是执政后没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放在心上,最终民心溃散,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正
如习总书记所说:“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避免陷入脱离群众的凶险境地,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始终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如果党背离了群众路线,生命线就必定会变成“致命线”。
二、始终不渝坚守好党执政的生命线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仍然很不安宁,我国发展面临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我们党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着“四风”这些令群众强烈不满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肌体,极大削弱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妨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始终不渝坚守好党执政的生命线,为实现中国梦汇聚起磅礴力量。
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坚守好党执政生命线的前提。“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
人”。党员干部只有在思想深处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只有从思想根源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才会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会有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自觉。要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干部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永葆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境界,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性。
真抓实干,把密切联系群众体现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之中——坚守好党执政生命线的基础。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真抓实干兴大业,求真务实得民心。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走进一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群众有呼声、干部有回应;要把时间精力以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率先垂范,把焦裕禄精神作为标杆和榜样——坚守好党执政生命线的关键。“打铁还需自身硬。”官行之,民必效之。领导干部是党
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筹划者、组织者、推动者、参与者,一定要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焦裕禄作为立身立行立言立德的标杆和榜样,带头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群众;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淡泊名利中打造一身正气;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利在一己勿谋、利在天下则谋,利在一时勿谋、利在万世则谋”;要遵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严厉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深查细照、笃行实改,以“为民、务实、清廉”模范行为推动党群干群关系的密切,带头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健全机制,增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守好党执政生命线的根本。一些干部之所以“四风”盛行、脱离群众、腐化堕落,对党群关系构成致命伤害,既与干部的认识问题、感
情问题、能力问题有关,又与体制机制和法纪制度有关。邓小平1980年就提出“制度治本”思想,他认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密切联系群众,坚守好党执政的生命线,既要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更要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纪约束相衔接。要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制度、民主集中制度、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任免制度,把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效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戒,使党员干部由“道义型”的联系群众转变为体制机制内的联系群众;要着力健全及早发现问题的机制、纠正错误的机制、追究责任的机制,保证干部全面准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促使领导干部对自己的职务行为负责;要及时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生活纪律和各项制度规定,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制度创新推动密切联系群众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纲纪严明的法纪制度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