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社交网络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使用者须“后台实名”,并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所谓的即时通讯工具,指的就是微信、QQ等知名的社交网络工具。说是工具,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了我们社交生活的主宰。谁没在清晨坐在马桶上刷过微博,谁没在临睡前念念不忘地把玩着手机,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朋友圈有啥新消息、新情况?QQ时代,你不知道坐在电脑那头跟你聊天的是人还是狗;微博时代,仰望星空,你可以看到众多大V们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微信时代,朋友们都被圈起来了,圈里总有人时不时地出来走两步,晒晒她的早午晚餐,端上几碗貌似可口的心灵鸡汤,然后煞有介事地转一些国家大事、黑幕内幕。
社交网络的进步首先是一种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意味着社会的进步,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人性的进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步。社交网络让世界变得扁平,让信息传播减少了大量的时间成本,让人际沟通克服了空间上的距离,使人际交往变得广泛而紧密——至少看上去广泛而紧密。更重大的意义在于,人人都有了一个麦克风,人人都有了发声的空间和权利,这使得在我们这个时代,公共事件参与讨论的规模和被讨论的深度都超过以往。很多事情再也瞒不住、捂不了。但是这些进步背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音。
比如微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些大V缺乏社会责任感,大肆造谣,炒作成风,为了一己私利,毫无底线,著名大V秦火火直言,造谣就是为了“享受被追捧的滋味”;一些人在微博上隔空骂战,屡曝粗口,有了随意说话的权利后,屁股容易指挥脑袋,情绪常常战胜理智。再拿微信来说,那些转来转去、有着高额点击的信息有多少是真实的、经过核实的呢?有多少是科学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呢?这些社交工具倒是成了一些别有用心者的牟利手段。这次云南鲁甸县发生地震后,一条“为灾区祈福”的链接在朋友圈里流传起来。只要输入个人信息,将在朋友圈里显示出一条链接:“我叫××,我来自××,我是第××位为灾区祈福的人”。根据链接页面上的信息显示,至少有超过5000万人参与。没想到这个所谓的“祈福链接”实际上是一个广告链接,而且还诱导网友下载软件,从而获取网友的通讯录。
任何新事物诞生的初期需要的是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但一味的野蛮生长而不加制约也不行。2003年,面向青少年和青年群体的社交网络工具MySpace 上线,它再一次刷新了社交网络的成长速度:一个月注册量突破100万。可是MySpace 发展到后来,涉黄和无谓谩骂逐渐增多,管理者不加规范,以致难以扩大用户,最终被出售。社交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也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能够有序、有理性地交流,这个网络才有存在的价值。
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社交媒体用户群,这些用户发出的声音是庞大的,可贵的,但如果失去了法律与道德的底线,这些声音也是嘈杂的,可怕的。无论是7条底线也好,后台实名也好,在不影响社交网络隐私权的前提下,都是对庞杂的社交网络工具的有益规范。雷池不可越,底线不可逾,有了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才能真正满足、持续满足网民们的互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