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回收难在哪:正规处理企业少 工艺落后
核心阅读
一吨废旧线路板,可提取400克黄金、200千克铜及其他贵金属。我国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以数百万吨计,大部分流入小型拆解作坊,不仅带来巨大环境污染,也造成了巨大浪费。
电子垃圾如何更科学、高效地回收?现在的回收渠道、市场等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赴辽宁、贵州和河北展开调研。
【辽宁鞍山】
正规处理企业少,工艺落后
本报记者 刘洪超
主要靠小贩低价收购
在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永乐小区,经常有脚蹬三轮车、回收各种废旧电器的商贩在楼下叫卖。近日,记者跟随一位李姓师傅进行了调查。
在一栋居民楼下,一名中年女子叫住李师傅,“老式电脑显示器收不收?”在得到肯定答案后,女子将一台布满灰尘的显示器搬了下来。
“30块。”李师傅给了个价。
“这台显示器买的时候好几百,现在还能用,但儿子又买了台宽屏液晶的,这个在家放着也碍事”,王女士有些无奈,“就当换个买菜钱吧。”最终30元成交。
李师傅说,社区有三四个从事废品收购的商贩,“我们不只回收塑料、纸箱和废铜烂铁,电子废品也占很大比重。在鞍山很多地方,电子废品十有八九都是靠我们这样的商贩来回收。”据了解,回收之后,他们会将成色较新的转卖给二手家电门市部,其他的拆解后卖给废品回收站。
在对近百位居民的走访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社区居民在处理一些譬如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或者显示器等大件电器时,多数人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流动商贩,少数人卖给了二手家电门市部。而对一些小型电器如手机、移动电源、电池等,由于没有人愿意收购,绝大多数居民会直接扔掉。
据李师傅介绍,除非是熟客,现在不少的废品收购点都不敢大批量收购电子垃圾,“主要是怕环保部门处罚,因此不少的废品回收站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经营者以外地人居多。”记者在一处偏僻的仓库中看到,里面堆满了上百台老式电视机和显示器,还有堆积成山的电脑主机。三名工人正在对这些电器进行筛选,对于一些没有修复价值的电器,他们则对其进行就地拆解。“电器里面的铜丝、电脑的主板、电源、墨盒等物件最值钱,会有专门的人上门高价收购。”王老板告诉记者。在对这些废品进行拆解分类后,那些“没用”废旧元件则直接扔进垃圾堆。
在许多鞍山这样的城市,虽然拥有正规的电子垃圾处理企业,但利用率并不高。据辽宁牧昌国际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熊经理介绍,辽宁省内拥有电子垃圾拆解处理资质的企业有3家,他们是其中之一。“我们公司现有工人90多人,有专门拆解冰箱和电视(包括电脑显示屏)的生产线各一条,日均处理量分别在30台和1500台左右,空调、洗衣机及其他电子产品则由人工手动拆解。在分解完成后,塑料以及铜、铝、铁等金属公司会卖给专门的收购商,收集的有害物质则转运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化处理。”
在谈到其电子垃圾的来源时,熊经理表示,公司在周边城市有4家固定的供货商,公司会根据需要定期与他们保持联系。“最初我们也有自己的收购车,并且给出的价格高于私人收购,但由于成本过高就停止了。”
谈到目前的困难,熊经理表示,目前辽宁的许多电子垃圾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南方各省,“主要是由于南方各省的处理厂较多,而且价格合适,我们的几家供货商也是之前关系好,如果我们不向他们要货,他们也会卖给南方。”
此外,据熊经理介绍,目前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生产专门处理电子废物的生产线,这些技术设备都被国外企业垄断,所以购买一套设备动辄百万甚至千万。“拿我们处理电视的这条生产线为例,分离后的塑料和金属产品直接就转卖给了收购商,而国外的回收企业还会对其进行深加工,其价值也就进一步提高。”
【贵州季刀苗寨】
大家电坏了也会保留
废旧电池随手扔,没人回收
本报记者 郝迎灿
从贵州省凯里市向东南,溯巴拉河而上,不用半小时车程,便到了季刀苗寨。100多户苗族人家沿河而居,吊脚楼从河畔层层绕至山腰,错落有致。巷道细长幽深,水泥路洁净可寻肌理,不见一片纸屑和塑料袋。
寨子里来了收废品的商贩,几个村民把家中积攒的空酒瓶和废纸箱提将出来,过秤论价,虽只几块十几块钱,但也省却几许酱醋油盐的花费。看看这商贩一上午的成果,大抵是些酒瓶、废纸、废金属,并没电视、收音机等废旧电子产品在内。
凯里市环保局局长王应忠说,二手家电回收的生意在这里并不好做,村民生活并不宽裕,家用电器又都是耐用品,不出毛病一般不会更换。“废弃电子产品大部分仍被村民留在家里当做资产,另外的处理方式就是二手商贩回收和商场以旧换新的活动。”
“废旧电子产品由于村民不舍得丢弃,所以在凯里这样的西部农村所造成的污染并不严重。”王应忠同时表示,应更注重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农村路灯少,家家使用手电筒,还有一些电子产品也用到电池,一般是用完随手就丢了,没有一个成熟的回收处理体系。”
王应忠表示,依靠现有的能力,还很难对电子垃圾随意丢弃现象进行监管。“主要是力量达不到,全市监测大队只有13个人,全市环保系统全部加起来也只49个人,整个部门满负荷运行,投入跟不上,很多事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王应忠说,“农村环保的历史欠账太多,没有形成强制性监管体系,亟须国家出台一套相关的顶层设计。国家的法律法规也缺少对农村电子垃圾的监管内容,从中央到省州(黔东南州)市(凯里市),下发的文件中从未要求对电子垃圾进行监管,至少我没看到过。”
“就拿危险废物收集中心来说,全省只有两家,凯里正在筹建第三家。但筹建起来以后运行效果怎么样还是个未知数,收集来的废物是拆解还是提炼加工,这些都需要设备资金的投入,一座标准的收集中心投资大概在1亿元以上。”王应忠说。
对于废弃电子产品的集中回收,王应忠认为农村垃圾分类、乡镇一级设立回收点是可行的办法,“还要有一个激励机制,比如村民把几节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点去,可以领到几毛钱,或者发动学生带来学校统一回收,这对小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河北小石家庄村】
拆解电子垃圾成主业
人富了环境毁了,盼建大厂
近日,记者来到河北石家庄小石家庄村,村口不远处,一片空地上高高地堆砌着上百台废旧洗衣机外壳。沿村路走去,一些院子的铁栅栏紧锁,但仍能看见里面成堆的旧冰箱、旧洗衣机零部件。院子外面,破旧的电视机、冰箱外壳等有序或无序地被摆放在一起,几乎随处可见。
村里一位姓李的村民告诉记者,拆解废旧电子垃圾几乎成为村里的一大“支柱产业”,是村里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家庭都是靠这个挣钱生活。小石家庄村从事电子垃圾回收及拆解生意的家庭差不多有40户,基本上都是老人、孩子全家上阵。
“我们村的人干废弃家电拆解这行差不多有15年了,最早主要是从外面收废旧洗衣机,然后拿回来维修、清洗,再当二手货卖出去。但是后来二手洗衣机销路越来越差,才慢慢转为电子垃圾拆解。”这位村民说。
当时,村民们看到这个行业能赚钱,也都跟着干起来,村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家庭式的作坊。“因为村民们耐心,拆解起来非常细致,所以吸引了很多供货源,北京、内蒙古、吉林、山西、山东,好多省市区的废旧电子产品都往这里运。村里的年轻人出去收货,送回家后由家中的老人拆解,然后再由年轻人销售出去。”一名商店老板向记者介绍,很多老人靠着拆解家电,每月能挣上千八百块钱。
“至于用途,我们把废弃洗衣机的铝桶拆解下来,通过挤压机制成铝块外售。拆一台洗衣机利润能有两三块钱。电视机主要可以拆成铜、铁、线路板、塑料、显示屏等部件,铁和铜现在比较便宜,量又少,赚不了多少钱了。”李姓村民说。
电子垃圾让小石家庄村的村民富了起来,但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记者走访一圈发现,小石家庄村主要进行的是废弃家电——包括洗衣机、电视机等的手工拆解,主要产生塑料、金属等废品。不少村民反映,这些废品使农村卫生状况越来越差。
由于电子垃圾的随意堆放和丢弃,一到雨天,电子垃圾中的重金属就会随着流水冲进田间地头,对人畜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小石家庄村已经成为一个污染重地。据介绍,这里的地表水早已无法饮用,村民们的生活用水靠的是三口3000米的深井。
针对这些情况,石家庄市环保局发出要求,对所有无废弃电子产品处理资质的作坊式拆解点进行关停取缔。目前,新乐市环保局、工商局、公安局等五个部门联合执法,已开始对所有无资质摊点进行清理取缔,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成熟的电子垃圾回收体系需要具有回收、拆解资质的龙头企业,也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制度来支撑,以尽快实现从回收主体到拆解实体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
一些村民告诉记者,他们从事拆解行业多年,有着良好的技术,希望将来有可能建立统一管理的企业式工厂,按照环保标准执行,“这样大家既能凭借技术挣钱,也能避免污染。”记者 杨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