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如果说“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国家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的话,那么“生活方式绿色化”强调的则是公众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养成上,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绿色生活新理念。
生活方式绿色化,包括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既然我们都在盼望自己能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那么光靠国家治理是不行的,我们在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履行社会成员应尽的环境责任。
“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需要理念上的认同。什么是绿色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要爱护自然和生命、崇尚节约、提倡再生利用的生活方式。其次,需要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引导人们自觉在生活细节上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同时通过示范,让人们明白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在日常生活中应主动选择使用绿色产品,在衣着的选择和穿用上,在一日三餐的制作和食用中,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在消费环节的习惯上,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都要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理念。以自身主动参与和践行,带动和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崇尚和践行绿色生活新方式。逐步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
“生活方式绿色化”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指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面对恶化的环境,与其抱怨,不如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养成绿色生活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节约一杯水,使用再生材料产品,支持垃圾分类和可再利用资源回收,绿色出行,餐后打包剩余食物,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拒绝过分包装……只有力戒奢侈消费和不合理消费,才能树立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采取激励引导与惩戒兼顾的策略,让人们不敢违法、不愿违法,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违法。如此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热爱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从今天起,丢掉享乐主义,过简朴生活,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浪费,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作者:李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