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密中国抗战时期西北国际大通道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1日电 题:专家解密中国抗战时期西北国际大通道
中新社记者 孙亭文
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刘志兵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中国抗战8年中有近4年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前苏联。通过新疆、甘肃的西北国际大通道,把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机枪等军火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
谈到抗战时期中国接受的国际援助,人们可能立即想到驼峰航线、滇缅公路,但联接中国和前苏联的西北国际大通道却鲜为人知。刘志兵与人合著的《西北国际大通道》将于今年9月出版,该书是首本系统介绍抗日战争中穿越中亚和中国西北国际援助通道的著作,作者在查阅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从中国共产党打通大通道的努力、苏联意欲东方突围、地方军阀向西看、陆空并进紧急输血、第三条线、苏械装备扬威疆场、红星照耀西北等角度,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画面和动人故事。
刘志兵说,西北国际大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陆路通道,一条是空中通道。陆路通道从前苏联位于土西铁路上的萨雷奥泽克,经霍尔果斯、乌鲁木齐、哈密,到兰州,全长2925公里。空中通道从阿拉木图,经伊宁、乌鲁木齐、哈密,到兰州。
刘志兵表示,西北国际大通道开通于1937年10月。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集中精力于西线作战,援华军事顾问和志愿人员撤回国内,对华援助基本中断。因此,西北国际大通道前后共运行三年零九个月。
西北国际大通道是专门为运输苏联援助中国抗日的军火物资而开通的,主要运输的物资包括飞机、坦克、大炮、机枪、步枪及零配件和汽油、机油等战略物资,同时返程运输中国用于偿还贷款的农矿产品。
西北国际大通道在新疆界内有1530公里。该路段穿越沙漠地带和天山山区,海拔比较高,有些路段建设在海拔1500米到3000米的高山上,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根据计划,需要开通一条可供汽车通行的公路,修建扩建机场,还要在沿途建设5个航空站、10个接待站。如此浩大工程,新疆民众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开通了这条大通道。
刘志兵说,为不影响援华物资的运输,在当时总人口不足400万的新疆,紧急动员了各民族50多万建设大军,这些人当中还包括撤退到新疆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建设大军迅速掀起修路热潮,当时修路全靠人工,不少修路民众都是自带干粮,全家出动。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各民族大团结的光荣传统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现。
他还认为,西北国际大通道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前4年接受外国军事援助的主要通道。国民政府利用西北大通道运输来的武器装备,加强陆空力量建设,在苏联军事顾问和志愿飞行队的帮助下与日军进行对抗,为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并最终取得胜利争取了时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