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建议清明节为“全国素食日”

2017年03月11日 05: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州光孝寺住持谈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明生:建议清明节为“全国素食日”

  “我们正在推广把插香变成供花。”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州光孝寺住持明生昨日在广东代表团驻地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有些寺庙已经实现污水零排放。要治雾霾,需要每个人、每个机构除去“心霾”。他还建议,为了杜绝寺庙宫观等“被承包”的乱象,应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土地确权。

  通过土地确权规范宗教活动

  针对寺庙宫观“被承包”“被上市”的乱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州光孝寺住持明生此番建议通过宗教活动场所土地确权工作来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对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土地确权的政策法律尚显欠缺,从而导致宗教团体以及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宗教财产纠纷频频发生。”明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样的事件在他身边就发生过。

  现在,很多宗教活动场所没有房产证、土地证等相关证件,变成没有任何法律保障的“非法”场所,很容易产生矛盾纠纷。明生认为,宗教活动场所不具备法人资格,这也影响着宗教房产所有与土地使用的确权,势必使得一些不良分子有机可乘,借教敛财,占用宗教财产。

  寺庙宫观“被承包”“被上市”的事件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损害了宗教界的权益与形象。

  不止如此,宗教场所因没有土地确权就没有土地证,一切报建手续无法办理,对场所的建筑,维护其安全,没有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存在安全隐患,后果极为严重。

  他建议,首先,要严格审批程序。宗教工作部门在批准设立新的宗教活动场所时,要合理规范和布局宗教活动场所,将宗教活动场所纳划城乡规划,要符合信教群众所需,严格审批程序。然后,在此基础上推进确认手续。宗教工作部门应该联动有关部门,逐步推进宗教活动场所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书。

  未来或引入“机器僧”当义工

  在被北青报记者问及佛教与现代科技的关系时,明生提及了时下很火的“贤二机器僧”。“贤二机器僧”将人工智能与佛学智慧语句结合起来,口头禅是“我去问问我师父”,拥有很多“粉丝”。

  “贤二有5岁了,对不对?”明生对这位出自漫画形象的“机器僧”颇为熟悉。

  在他看来,用高科技或者“互联网+”的内容来弘法,在现代寺庙里是好事也是常见事。“像我们寺庙里,现在有无线网络,进入庙里二微码一扫就知道到我们光孝寺有什么事可做了,还有每个殿堂的动态说明。”明生表示。

  此外,“采用OA系统的管理,无纸化的办公,网站、微博的建立,网上咨询和导向都有,我觉得 ‘互联网+’在我们来讲应该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只不过可能有人了解比较少。”他告诉北青报记者。

  对于未来,明生说,“机器人进一步代替我们的义工的情况我估计会有的,帮助打扫,弘扬佛法,这都无可厚非。”“让人更加直接和立体地去了解佛法的内容,应该说,佛教跟网络与高科技的结合是很好的。”

  打破地方利益局限 建河长联席会议制度

  明生的建议提到了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同体负责的环境保护机制,建立倒逼机制强化政府、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强化公民环境保护自觉意识,清除“心霾”促雾霾治理。

  他说,近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河湖治理,但河湖管理保护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些河流特别是北方河流开发利用已接近甚至超出水环境承载能力。水源治理的特点是每个地方都管理得好,有一个地方出现污染也不行。他建议,打破地方利益局限,树立上下游共同治理的态度,建立河长联席会议制度。

  “在发展很快的珠三角地区,也会出现断头路的现象。”明生说,就是“我的这条路只修到我这个市的边界,只差最后一米的路也不愿意为人民修。这个断头路是不应该出现的”。“无头水”与“断头路”一样,都是不管别人的行政区域里会怎样。现实是这样,需要用政策和规定倒逼。

  “我们现在所有的环保好像是政府的事儿。我觉得不对。”明生说,虽然人们需要好的制度,但是雾霾也是“心霾”,往往是每个人、每个机构把生态环保置身事外造成的。

  明生说,环境保护的内容佛教界正在推广,希望能够领先做好。“现在就把那个插香,在光孝寺已经全部变成是供花。”明生说,现在也通过在该寺召开宗教管理会议的时候推广这一做法。

  建议清明节设为素食日

  明生还提出建议,加强环境保护,倡议设立“全国素食日”。

  他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悄悄地发生变化,素食已经不再是宗教信仰者的“专利”,许多非宗教信仰者出于健康、环境保护及人道方面的考虑,也奉行素食。

  他援引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2016年的研究报告指出,人们如果能养成少吃肉类多吃蔬果的好习惯,那么到2050年全球每年的死亡人口将减少数百万,还能有效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每年医疗保健成本也将节省数十亿美元。

  他建议,可以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全国素食日”,倡导全民素食。

  “根据儒家的孝道,在清明这一天,我们要素食布衣,以表孝道。”将清明节确立为“全国素食日”之后,清明节将不再是一个局限于祭祀先亲的纪念日,它变成了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和所有人发生关联的重要日子。

  他还建议,在社会上树立低碳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从保障干部健康和作风廉洁入手倡导素食。他认为,肉食生活方式也一定程度上与餐桌上的“豪华消费”“面子消费”相关。

  文/本报记者 岳菲菲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