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办高校发展 政协委员称要找准特色和定位
中新网杭州1月30日电(汪恩民 谢盼盼 童笑雨)“特色是民办高校的生命力,也是它应有的定位和发展战略。”1月30日,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万里教育集团董事长应雄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伴随改革开放大潮重新崛起的民办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2016年底,浙江省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已占在校生总量的四分之一。然而在当前公办高校大力扩招的冲击下,民办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民办高校因为资源、资金的限制,与公办学校相比,面临很大的压力。首先就是老生常谈的‘民办学校贵’这个问题。”应雄坦言,作为一名扎根民办二十余年的教育工作者,“学费贵”是他最怕听到的一个词。
但也不能否认,“贵”是事实。据悉,2015年民办高等教育的年均学费及杂费为12153元,将近公立大学年均学费及杂费的两倍。应雄解释说,学费主要是建立在办学成本的基础上。他认为,缓解“民办教育贵”的问题,如同大禹治水,不在堵,而在疏;不在遏制供给,而是提供更多资源。
“我们目前设立了多种渠道,帮助贫困生入学,让更多的学生不应学费贵而失去上学的机会。”在应雄看来,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教育家的情怀,是应雄在采访过程中时常提到的一句话。他认为,民办学校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一窝蜂上市,而应该追求品质与品牌,奔着“百年老店”的招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大浪淘沙。
如何做到品质、品牌双丰收?
应雄说,民办高校要向着“一校一特色”的方向发展,要针对学校实际,办出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民众选择民办学校,会考虑其性价比。学校没有特色,质量不高,大家为什么选择你?”
他认为,办学特色与质量常常密不可分。因此,提高办学质量可以从特色入手,先是单兵突击,慢慢全面制胜,已达到培育为社会所需人才的目的。
确实,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其为社会输送人才的目的不容忽视。据浙江省政协委员、丽水市农科院院长金爱武在提案中介绍,浙江省在创新、领军型人才与团队数量上与江苏、广东等省份相差甚远,科研物质条件指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金爱武希望,高校能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创建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国际科技研究中心,培育更多人才。(完)
专题:2018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