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鸟类“青睐”扬州的背后 公园成为城市新标签
【美丽中国长江行】珍稀鸟类“青睐”扬州的背后 公园成为城市新标签
中新网客户端扬州5月18日电(袁秀月)“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古城扬州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座以“慢生活”闻名的宜居城市。最近,它又有了新的标签,公园城市。在扬州,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休闲公园,其中,有很多都是“变废为宝”,有的公园还建在城市的黄金地带。
垃圾场变身生态公园
“这里以前是江都和扬州的结合处,是个三不管地带。”五年以前,扬州的廖家沟一带还分布着多个废旧品市场,造船厂和砂石场,环境状况不佳。2013年,扬州市提出打造生态科技新城的构想,建设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中心位置恰好在廖家沟。
关闭污染企业,搬迁住户,开展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廖家沟旧貌换新颜,变成了一座中央生态公园。总面积有10.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就达到5.8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也逐渐变好,过去杂乱的鱼塘变成了诗情画意的荷塘,连珍贵的“水凤凰”水雉鸟也在这里安家。
“城市最中心的位置都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宝地,但是我们把它作为公园的建设,这是有意识地在中心区留下一条绿色廊道。”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雨平表示,管住绿色空间就是管住了规划的底线。
不只在中心区,扬州还有很多这样的绿色空间。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扬州至今已建成开放市级中心公园10个,区级公园和社区公园126个,农村文体活动广场近1100个。扬州市的公园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公园城市也初具雏形。
三湾公园是扬州公园体系建设的五大核心公园之一,也是一个坐落在城市中央的公园。它位于古运河三湾段,占地约1520亩。2014年规划,2015年正式开建,2017年正式对外开放。
“以前这里是一片棚户区,有600多户居民,大小企业80多家,有很多小作坊,如砂石厂、船厂、小化工厂等。”三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岳兵介绍,现在,居民还剩20多户,企业只剩十几家。
生态保护优先
“我们在公园建设时就考虑到了生态优先。”岳兵表示,在生态修复和保育上只做“加法”,不做“减法”。
为此,三湾公园在建设时采用了圈层保护的理念,公园内分为三个圈层:湿地保护区、缓冲区和参与区。核心保护区有三百多亩,实行封闭式管理,为生物营造休养生息的空间。岳兵坦言,经过两年的时间,三湾公园的生态保护成果已经初见成效。现在,公园里有40多种鸟类,还有一些比较珍稀的物种,如黑翅长脚鹬、金眶鸻、红头潜鸭等。
缓冲区是与外环的过渡,设置了观鸟长廊、观鸟屋等,既可以感受湿地风貌,又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参与区则通过滨水河岸的拓展,形成带状公园空间格局,并与未来城市空间形成可休闲可游览的最外层城市公园系统,实现公园和城市的融合,达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效果。
在保护的基础上,三湾公园还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种类达500多种。目前,园区内绿化覆盖率已达到了83%,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和无害化处置率均为100%,PM2.5值也优于周边区域。
尊重原生态也是扬州公园建设的一大特点。在廖家沟中央生态公园中,就保留着原有的植物保护区——消落带,这是由于水位涨落,周期性露出于水面的土地区域。它在设计时既保护了消落带的现有环境,让原生植物持续生长,还利用高差营造出特色台地景观。
做免费的公园
自古以来,扬州都是园林城市,但那些园林多是私宅。而公园则姓“公”,它对公众免费、无门槛开放,也是市民无障碍、全天候的公共活动空间。
2018年,扬州市还将新建七里河公园一期、文峰寺公园等近30个公园,改造提升大水湾古城环道公园等20多个公园。接下来,扬州的目标是让市民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公园,进行锻炼休闲。
为此,扬州的很多公园都设置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廖家沟中央生态公园中,除了湿地景观之外,还有专门供人们健身的场所,如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秋千等。公园讲解员介绍,每天晚上都有许多居民前来锻炼。
“在公园建设当中我们也是以人为本,满足市民的各种健身娱乐需求。”岳兵表示,在三湾公园内,有一条3公里的环形跑道和其他运动设施,供人们健身所用。还有一间城市书房,临古运河而建,书房面积达280平方米,书目近一万册。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读者约10万人次,借阅图书约14万册。据城市书房管理员说,周末人数可达到五六百人,很多人都是席地而坐。
从以商业街区为主到以生态体育休闲公园为主,公园体系也逐渐成为扬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进行城市发展?
刘雨平表示,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性的方法,把这两个问题妥善处理好。他说,除了管住绿色空间以外,还可以在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上做文章。如把建设用地相对集中,挖掘土地潜力,发展创新性产业等。(完)
专题:美丽中国长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