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社会新闻 |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二日电 题:北川中学在京学子的故乡情:梦想的变与不变
中新社记者 陆春艳
“重建北川中学,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希望我将来能够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不管身在哪里,如海外华侨华人一样,只要心里有那个地方,真能为家乡做些事情才是最主要的”……由海外华侨华人捐资重建的新北川中学今天正式开工,三名在北京高校就读的北川中学毕业生,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他们因地震而改变的生活或梦想。
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的汪民,是一名大四学生。他说:“重建北川中学,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在得知母校重建动工的消息后,汪民说,“母校培养了我,是我奋斗的起点和人生的转折点,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地方。”去年暑假和今年三月,汪民曾两次专门回母校。他说,怀揣用读书改变贫穷梦想的高中时光,是人生中一段幸福的岁月。
“千辛万苦才从贫困山区考到条件优越的首都北京,我一定要留下”,汪民坦言,在地震发生之前,自己从未有过毕业后回家乡的念头。然而,地震改变了一切。即将大学毕业,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回家乡工作。“我觉得应该回去,我不会因为灾难而退缩,希望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汪民放弃了在北京找到的一份私企工作,毅然开始寻找返乡工作的机会。去年年底,他被四川电信录用,并在多次主动要求下被分配到绵阳。他说:“虽然待遇比不上在北京,但是,心里总有一种满足感。”
回忆过往,汪民不无遗憾地表示,“去年此时,得知堂姐遇难我心如死灰。高中三年我就寄宿在她家,没能报答待我像亲生子女一样的堂姐,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他说,学校里有十几个北川籍学生,“地震发生后,我们常聚在一起。但大家很少谈及地震,谁都不愿去揭这块伤疤。”汪民表示,“大概是因为地震使一些同学成为单亲家庭,所以目前大家大都希望能返乡工作。不管选择什么地方,我觉得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能为家乡做一些贡献就足够了。”
对于汪民的返川回报家乡的想法,顶着“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光环,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申龙、王佳明,也有自己的看法。两人虽都表示也将返乡作为毕业后的第一选择。但他们也坦言,回报家乡的方式有很多种。
申龙说,正如农民的孩子为家乡做贡献,并不一定都要去种田一样,回报家乡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回去为重建添砖加瓦,“不管身在哪里,如海外华侨华人一样,只要心里有那个地方,真能为家乡做些事情才是最主要的,人在哪里不重要。”
王佳明也说,“希望家乡能建设得更美好,毕业生返乡这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国家需要你去做其他工作,我觉得应该考虑一下。虽然一方面家乡需要我们重建,但另一方面,国家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
谈起梦想,申龙称并没有因地震而发生改变,“希望能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尽自己所能更好地服务别人。”王佳明则表示,“原来自己还有理想,但是现在有些迷茫了。经历地震以后,我觉得人要是只为自己而活着,那意义并不大。希望我将来能够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
谈到母校的重建,三人都表示非常关注。申龙说:“海外华侨华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具有社会大同精神的慷慨义举,值得我们学习。”“据我了解,现在灾区人民很关注北川新县城的建设情况,他们一直期待搬到新县城重新开始新生活。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一定会对他们有很大帮助,”汪民如是说。(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