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说起私人博物馆,总会让人感到高端。往往拥有私人博物馆的大多是社会名流。而在沈阳市的高坎镇旧站村,已经87岁的老人孙德山也拥有一座私人博物馆,虽然博物馆十分简陋甚至有些破败,但在当地却十分有名,被许多人称为“村中博物馆”。
【解说】孙德山在当地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老战士。他的后代在当地有四十多口。作为一个当地大家族的家长,孙德山并没有颐养天年,享受晚年生活,而是天天拾荒收破烂。目的就是为了建设他的那座“村中博物馆”。让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战友们安息。
【解说】说起私人博物馆,总会让人感到高端。往往拥有私人博物馆的大多是社会名流。而在沈阳市的高坎镇旧站村,已经87岁的老人孙德山也拥有一座私人博物馆,虽然博物馆十分简陋甚至有些破败,但在当地却十分有名,被许多人称为“村中博物馆”。
【解说】孙德山在当地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老战士。他的后代在当地有四十多口。作为一个当地大家族的家长,孙德山并没有颐养天年,享受晚年生活,而是天天拾荒收破烂。目的就是为了建设他的那座“村中博物馆”。让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战友们安息。
【同期】抗美援朝老战士 孙德山:我把博物馆建好了,对战友一个交代,所以说让他们也能安息了,也能知道战友还想念他们。
【解说】经过二十多年的筹建,七年多的建设,孙德山的博物馆如今已经有400多平了。但是走进去会发现,博物馆其实就是一个搭建出的简易房,寒冷的十二月四处漏风,屋里比屋外还要冷一些。孙德山坦言,他的工资不多,每个月只有1200元,建设博物馆都是他拾荒卖废品,背着孩子一点点偷偷攒出来的。为了建设博物馆他已经耗费了所有的积蓄,但是他认为这是值得的。
【同期】抗美援朝老战士 孙德山:最后我就暗地下决心,我就是捡破烂砸铁,这么一点一点积攒啊,这十多年,我攒了七八万块钱,但是小孩有的都不知道我这么做,要是让他们知道,他都不同意,你这么大岁数你建他干什么,但是我怀念战友我这么做我觉得值得。我就这个钱花的我也高兴,所以让战友也能安息、安心了。
【解说】在博物馆里面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展品,除了孙德山和战友们的一些物品外,大多都是从各种资料上剪下来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孙德山告诉记者,好东西都捐出去了,有的捐到丹东,有的就在沈阳。雇员更是没有,孙德山一人担任了馆长、维修工、讲解员。让人叹服的是,这座博物馆,是孙德山在七十岁时凭借一己之力建成的。
【同期】抗美援朝老战士 孙德山:我这个就自己一点一点的,这个柱子我都是买的,然后底下都制作了铁盘,可结实了,我怕要是倒了不行啊,这都一个一个我自己整的,这全是我自己干的。
【解说】孙德山告诉记者,解放战争他只参加了一个尾巴,甚至没有经历什么正经的战斗。让他记忆犹新的还是抗美援朝战争。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他在朝鲜战斗了2年零9个月,随后又留在当地支援建设了2年。直到1955年,才重新回到了故土。如今,他对当时的场景仍旧记忆如新。
【现场同期】抗美援朝老战士 孙德山:那个情况他就是去一早去检查,然后敌机来了就扔弹,他是震死的,那两个同志呢,就是当时一个炸掉腿,另一个就牺牲了。我就被震一下,我是幸运的。咱们这个朱德昌呢,他叫朱德昌,他身上哪也没破,就是震死的,因为那个飞机扔炸弹的爆炸力特别大,是震死的,因为你那个都得有常识,飞机扔弹,耳朵眼睛,都能震出来,你就这么捂着,这样,你这个胸脯不能着地,着地都能给你震坏了,所以他在那牺牲的。
【解说】孙德山告诉记者,这座“村中博物馆”除了是他自己的心愿外,也成为了当地十分有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十分自豪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不过在采访结束时,孙德山偷偷的告诉记者,他老了,也许有一天眼睛一闭就再也睁不开了,他希望子女能够继承他的衣钵,继续将这座博物馆开下去,让后代记着那些为国捐躯的年轻生命。
(记者 禹瑞斋 沈阳报道)
关键词:博物馆 战士
分类名称: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