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精通英、法、德、拉丁语,汉语表达却不好;他,毕业于美国名校耶鲁大学,终身只做一名教师;他,完善了一所大学,培养了26位大学校长;他,生于南洋,逝于上海。
人们称他为复旦大学的保姆,他叫李登辉。
李登辉,字腾飞,福建同安人,1873年出生于荷属爪哇岛。1883年,赴新加坡读书,1891年,赴美入威斯雷阳大学,后转入耶鲁大学 ,1899年,得文学士学位。
在耶鲁大学毕业之后,李登辉回到家乡印尼,办了一所华人英文学校。在这段时期,他加入了同盟会,并参加了孙中山在海外倡导革命的宣传工作。
1905年,33岁的李登辉只身回到他的祖上已离开7 代的祖国。一回国,他就创办了寰球中国学生会,在一次演讲中,他动情地讲述道,“我生长南洋,留学美国,目睹侨胞常受外人欺侮,又受到中山先生的教益,所以回到祖国来提醒国人,重视教育,提倡科学”。
同期声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戴鞍钢(华侨为什么关注祖国 主要就是一个反差太大 第一个就是外国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反差很大 第二个面对中国的落后 清政府无所事事 使他们很失望 第三个就是国家的糟糕使得他们在海外也备受欺凌 所以华侨以各种方式来选择来拯救祖国或者谋求国家的富强 李登辉是选择了教育而不是革命)
复旦校史馆馆长 周桂发(那么在这里 复旦公学正好创办 然后他正式延聘到复旦 复旦公学担任了英文的教师)
复旦公学是震旦学院创办人马相伯因不堪忍受教会干涉,率领抗议离校的震旦学生,另行筹建的学校。复旦二字,取古诗《卿云歌》中的“旦复旦兮,日月光华”之句,表示恢复震旦原貌,光我中华的意思。
李登辉培养学生,首先从认识人这一最基本的环节入手。他每天到食堂与学生同桌用餐,主动与学生攀谈。虽然能讲英、法、德、马来、拉丁等外语,但他的汉语表达能力很差,开始时他只会问:“贵姓?”但他始终坚持不懈,交谈的内容逐渐添加,熟悉的学生逐渐增多,直到他对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基本了解为止。
1913年1月,先任英文部主任、再任总教席(教务长)的李登辉,从马相伯手中接过全部校务的时候,当时,复旦公学的校舍还临时借用徐家汇李鸿章祠堂,且因为是私立学校,复旦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而就在这种困难情况下,李登辉心中却始终有着一个梦想。
同期声
复旦校史馆馆长 周桂发(李登辉从1913年担任复旦的校长之后 他就是有一种情怀 他想把他的母校 耶鲁大学作为欧美的 当时欧美国家的一个典范 教育的典范 所以呢 李登辉就想把他的母校 把复旦大学办成东方的耶鲁 李登辉老先生为了创办这样一所大学 他梦想中的东方的耶鲁 花费了很大的精力 从1913年开始他主阵 到1917年我们复旦大学 复旦公学正式改为私立复旦大学 从原来一所预科的 三年预科的 正式改为一所本科的 当时有文理商三科 三足鼎立的这样一所大学)
为了解决办学资金问题,1918年初春,李登辉踏上了赴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向华侨募捐的旅程。他一路宣传教育救国的理念,讲述华人自己办学的意义。他的热忱让南洋华侨们深为感动,纷纷解囊相助。
同期声
复旦校史馆馆长 周桂发(从华侨手中募捐到了30万的银两 然后呢在现在我们这个江湾这个地方 当时很偏僻 很荒凉 然后买了70亩的土地 这样就到1920年 正式奠基到1922年正式从原来徐家汇的李鸿章祠堂 就是现在的复旦中学 正式迁入这个江湾校区 从此我们复旦大学有了一个永久的校址)
当时的复旦,亦柱堂、简公堂、第一学生宿舍三幢大楼互成品字形拔地而起,中间有巨大的长方形草坪,格局类似欧美大学校园布局。有了自己的校园,复旦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学生人数由316人增至1550人。到上世纪30年代初,复旦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文理法商四大学院、18个系科的综合性大学。李登辉的名字与复旦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李登辉,也无法想象有复旦的业绩。
复旦大学有座相辉堂,原名登辉堂。1947年,复旦同学会为了给李登辉颐养天年,捐了30两黄金,送给他作为养老金。但是李登辉把养老金捐出,建造了这个大礼堂。
同期声
复旦校史馆馆长 周桂发(那么1947年的时候 这个大礼堂刚刚落成 那是在一次复旦大学 抗战胜利后第一届 就是首届毕业生典礼上李登辉老校长发表了最后的演讲 在这个演讲当中李登辉老校长 提出复旦的精神 就是团结 服务 牺牲 从此团结 服务 牺牲 就成为复旦的精神 这个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
1947年11月19日,李登辉因脑溢血在上海逝世,享年七十五岁。直至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复旦大学和附中的教学。据顾仲彝教授回忆 ,1947年九月初的一天,他去看望李登辉,李登辉抓住顾的手用已经不很清楚的话说:“我知道你很忙,不过附中必须你去帮忙,我叫教务处排上课了,你千万不要推辞 。”
从1905年回国到1947年逝世,李登辉在上海生活了整整42年。
这42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新旧更迭史终结于辛亥革命,而这其中,如李登辉一样的华侨们,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期声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戴鞍钢(华侨在辛亥革命中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 孙中山曾经讲过 华侨是革命之母 孙中山的早期的革命活动主要就是华侨的支持)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 苏智良(这个重要的力量怎么理解呢,一方面就是有一些华人华侨血气方刚的青年,参加了黄花岗等起义,但是更多的,也就是另一方面,他们是用他们的血汗钱来支持反清起义,这是几乎是十年当中他们捐助了难以计数的金钱)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沈渭滨(他们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 不惜把自己辛苦挣得来的钱 捐给革命 所以这样看来没有华侨不可能有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当然推而广之也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成功 所以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我认为是非常大的 除了募款以外 他们在当地非革命党人的华侨中间传播革命的思想 从风气未开 到逐步逐步风气开 华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滋生与发展时期;旧式科举时代结束了,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逐渐茁壮成长。而发展中更是处处充满了华侨们的爱国情怀。
同期声
复旦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所 教授 葛剑雄(那么在中国早期的教育家中 那么华侨因为他在侨 受到比较好的教育,并且有机会到这个西方国家留学,所以他们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特别对中国的教育人才 我们看到不仅是他办学,那么很多华侨还愿意捐助国内的教育)
复旦校史馆馆长 周桂发(我们复旦整个的办学的传统 人文底蕴和复旦的精神 几乎都是由李登辉他个人的魅力所传承下来的 那么李登辉校长他的一生有三句话 他说他一生只做一名教师 第二个他的一生的心血聚集在教育上 第三他的一生只当复旦的校长 他的最大的功绩就是一生培养了26位大学校长)
其中著名的有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四川大学校长程天放、复旦大学校长章益、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东吴大学校长端木恺等。
在复旦大学,有一条叫做登辉环路的林荫道,树木葱茏。走到林荫路上,看着学子们年轻的身影,似乎可以让人感觉到,时光荏苒,总有些不变的东西沉淀在我们的民族,我们华夏子孙的血液里。
百年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