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代作家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有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讲的是范进屡遭落第,晚年中举喜极而疯。这个故事给世人留下了关于科举制度的深刻批判与反思,范进并非只是个虚构人物,他身上浮现着那个时代千千万万读书人的影子。
所谓科举,就是“中国帝制时代设科考试、举士任官的制度”。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在中国沿袭了千年,在历朝历代选贤任能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到明清时代开始衰落,随着时代演进,它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
清代作家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有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讲的是范进屡遭落第,晚年中举喜极而疯。这个故事给世人留下了关于科举制度的深刻批判与反思,范进并非只是个虚构人物,他身上浮现着那个时代千千万万读书人的影子。
所谓科举,就是“中国帝制时代设科考试、举士任官的制度”。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在中国沿袭了千年,在历朝历代选贤任能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到明清时代开始衰落,随着时代演进,它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昭军)那么为什么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开始衰落呢?我们一般是要强调,一个是它比较功利化,大家为了考试,就象我们今天高考有的人也批评,为了考试而考试,本来科举考试的主要目的它是选举人才,选拔官吏,但是到后来,慢慢的大家开始走向一种功利化,特别是八股之议,我们叫八股文,它完全是一个程式。
解说:到了晚清,科举制度越发腐朽,作为一种选拨人才的方式,已经无法发挥作用,一些真正有学识、有思想的读书人,逐渐被淹没在科举制度的泥潭之中。晚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尤其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狂潮,中国遭遇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尝试对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成为清末对科举制度的一次变革。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昭军)戊戌变法时期,这一时期我们一般说不是废除科举,是废除八股之议,就是这八股文那种程式越来越束缚人的思想,就象我们填方格一样,你必须按照它那个格子来填起来,而不是像我们后来写议论文也好,写散文也好,你都可以自由发挥,主要以思想为主,它(八股文)以一个格式为主,那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他们当时在议论废除八股之议的时候,实际上这一时期的阻力主要的,我们今天回头想,主要的阻力不是八股本身的问题,而是新派和旧派,就是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派,跟康梁为代表的这个新派之间的权力斗争。
解说:废除八股取士,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尽管在这场权力之争中,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维新派没有取得实际意义上的胜利,但是仍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然而废八股并非等同废科举,考试仍在进行。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昭军)八股取消掉,但是它并不是不考试了,科举制度没废除,就是改革了文官考试制度,那么传统的文官考试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程序,首先考四书五经,这是首先要考的,那么它改革以后,把四书五经放在后面的位置,首先考中国的时事政治,接下来考外国的时事政治,强调你对国家大事,国家政治局势,或者政治问题,甚至一些社会问题的这种解决,包括这个策论这样的题,它是把那个考试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它是把这个考试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就是考试的内容,跟八股之议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但是它考试顺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解说: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维新派倡导的“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最终被顽固派推倒,因为他们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但是先后爆发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等一系列战争让清政府陷入积重难返的境地。1901年,清政府与侵略者又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采访:(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历史系 副教授 戚学民)清末的十年,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陷于一个危急的状态,这是革命之所以会爆发的一个重要的一个因素,社会历史因素,1901年的庚子赔款,中国背负了一笔非常沉重的一批债务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时的中央政府只能以默认的方式,坐山观虎斗,任凭这些列强在中国进行侵略,而在南方各地,虽然没有这样的战争,但是各种的权利也在丧失中,各方都有所谓的势力范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的信誉遭到了(质疑),他的统治的合法性遭到了质疑。
解说:统治遭到了质疑的清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持其统治,1901年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在这次改革中,包括了对教育的革新。清政府选派人员出国游学,重开京师大学堂,将原有的书院分别改设为大、中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以期逐步取代旧教育系统。1902年制定了新的学制,翌年又加以修订,尽管有种种不足,仍不失为建立新教育体系的蓝图。这些措施促进了新式学堂发展,实际已将年轻一代的教育逐步转移到新的轨道上。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昭军):他们一开始想通过逐渐递减科举名额这样一个措施,为什么要采取这么一个措施呢,它另外一个方面,相对的就是开设新学堂,新式教育兴起,因为新式教育也是培养人才,那么新式教育要培养人才,科举制度这人才不适应这时代需要,要逐渐递减,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本来是按照我们今天话来讲,可以慢慢的改革的一个过程,但是由于科举制度存在,很多人存在想去做官这种想法,想去中功名的这种想法,上千年来大家都是抱着这种想法去做官,要拿个功名,那么新式学堂里边很多学校一到科举考试的时候,那学堂里面就没人了,都去参加科举考试去了。
解说:在当时很多人认为,科举考试的存在对新式学堂的兴办形成了阻挠, 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的作用无法发挥,特别是到了日俄战争以后,清朝政局越发危急。1905年,在袁世凯、张之洞的联名奏折里这样写到:“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昭军)有一批地方的封疆大吏,我们今天叫洋务官僚,他们集体上书要求中央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就是日俄战争之后,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清政府没有办法,因为人才需求,国家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1905年下了一个废除科举上谕,那么1905年,实际上废除科举制度中国是1905年废除的,但是1905年不是大考之年,事实上是从1906年,因为是大考之年,1906年开始中国正式废除了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
解说:科举制度的废除是几千年来中国教育的一次大变革,它打破了读书人在学习内容上的隔绝状态,从而使他们的思想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开始关心世界,吸收现代文明成果,更换就脑筋,学习新思想,重新审视国家民族与世界。梁启超说:“现代观念的出现最关键者就是科举制度灭亡。”这些现代观念的产生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思想,接受了新式教育的读书人也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
编导:闫欣雨 摄像:胡星
分类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