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视:
柴瓷,向被称作“诸窑之冠”。
所谓“片柴值千金”,却已无人得见。
没有明确的考古发掘发现,
没有博物馆馆藏记载,
没有瓷器出土文献证明,
窑址更下落不明,
身世扑朔迷离的柴瓷,
到底是仅存于古文献中的瑰宝,
还是先人虚设的一道无解谜题?
解说:2008年,日本学者对中如云称,其手上一件花觚,是中国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荣时所烧造,有人将其估价3亿元人民币,这个消息在中国考古界、收藏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其后,在中国河南、陕西相继成立多个柴瓷研究会,一股柴瓷研究热迅速掀起。缘何一件称作“柴瓷”的花觚,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柴瓷,是以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姓氏命名。据史书记载,中国宋代即有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六大名窑”的说法,柴窑位居“六大名窑”之首,由此柴瓷亦号称“诸瓷之冠”。后来柴窑绝迹,又因无人见过柴瓷,中国古代“六大名窑”逐渐演变成了“五大名窑”。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青云:在五代属于唐宋之间,这样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由于当时柴世宗柴荣很喜欢瓷器,所以在他这个阶段,曾经以他的姓氏命名,设立一个柴窑,建立这个柴窑,烧造的瓷器就叫柴瓷,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以皇帝命名的官窑的开端,为中国陶瓷史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开天劈地的一个创新,所以它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位置、地位非常重要
学者李景洲:陶瓷啊,瓷器在东汉成熟以后,应该是五代达到了陶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很多专家现在还持这种观点,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这个水平,现在还没有超越,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平之高。
唐未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割据,在短短的50年间,出现了五个朝代十个政权混战的现象。连年的战乱使各种物资极度匮乏。于是,原料更为经济实惠的瓷器,代替金属器皿被皇室大量使用,御用官窑也由此开始。
收藏家邰振春:有一部分人认为,是从宋代开始,因为宋代传说的,有汝官哥定钧,这是瓷器史上这样讲,但是瓷器真正是进入宫廷,从唐朝(已经开始),有少量的瓷器进入宫廷,大量地进入宫廷是在五代后周。
柴窑瓷器在20世纪初被研究者尊为“瓷皇”,由于并没有人见过柴瓷的真面目,什么才是真正的柴瓷,一直是一个待解之谜。如今,经常有人声称自己的某件完整器物或瓷片是柴瓷,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哪一个得到公认。
文献中关于柴瓷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北宋欧阳修的《归田集》中,书中说:“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该书是北宋文史大家欧阳修晚年辞官后的著述,书中所记大都为他自己的经历见闻,而且距离后周时间最近,其权威性值得肯定。
关于柴窑的记载,除了欧阳修的《归田集》,较为详细的算是明代洪武年间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论》,该书曾这样记述柴窑瓷器的形质:“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青云:现在在陶瓷界,《格古要论》应该说是记载很多历史事实,经过我们考古发掘的验证,还都是对,你比如宋代的五大名窑,这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格古要论》里边有。这个柴窑本身,既然它已经提到了,而且具体大的方位也提到了,柴窑的本身的特征也提到了,所以在这方面,它还是具备一定的客观这样一个描述。
明代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柴瓷或柴窑;清末民初古籍有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来证实柴瓷的存在。相传,民国时期袁世凯的管家、大收藏家郭宝昌曾以一处宅子、二十亩良田与人交换一个柴瓷,至于真假,殊无可考。
解说:在柴瓷的几大特点中,青如天、明如镜与声如磬,都比较笼统难以把握,或者说作为鉴定柴瓷的标准,它们很难得到印证,只能作为辅助标准。如此,柴瓷胎壁薄这点则最具现实意义,即所谓“薄如纸”,这种连现代技术也难达到的工艺,一千多年前的先民们竟然可以做到。
收藏家邰振春:柴瓷的制胎方法,它采用了唐代河南黄谒窑,唐三彩的制胎方法,它是胚模合成,这样出来以后,器型比较规整,比较薄,比手拉胚要薄,要薄三分之二。
解说:这一方法的使用让器物造型规整、大方、精致、美观,从而达到了柴瓷“薄如纸”效果,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个重要的特征,每件瓷器的器物上都留有明显的对接线。在施釉方面,柴瓷实行的是刷釉法而非蘸釉,正因为此,柴瓷釉色薄、刻花清晰可见、立体感强。
周世宗柴荣曾御批柴瓷:“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以象征未来国运如雨过天青。虽然后世史家大都认为柴荣是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他在位不久江山就易主了,他的禁军统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作了皇帝,北宋由此开始。即便经历改朝换代,但史料上并未有柴瓷及其窑址被毁的说法,那么这柴瓷因何就销声匿迹了呢?
收藏家邰振春:柴瓷消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柴荣在位本身就短,仅六年时间,本身器皿就少,加之连年战乱,便使柴窑器物传世更少。其二呢赵匡胤在兵变纂位之后,柴氏家族认为把皇家柴瓷留给叛逆,将是对先辈的侮辱,于是便把柴窑精品藏了起来。
当然,这也仅是一家之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柴瓷在北宋时就很珍贵,在大文豪欧阳修的记载中,以“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来说明其稀有。
专家推测,柴窑的败落,其匠人不得不奔向各地窑口,也将柴瓷的特征或多或少传了过去,这让宋初各地瓷器都有柴瓷的痕迹。柴官窑消失后,五大官窑日益兴盛,中国瓷器真正由民间转向宫廷,也使中国瓷器的烧造工艺达到了顶峰。
现今已没有实物可考,如果找到了窑址,也可佐证柴瓷的存在,但这柴窑的窑址也成为了一个谜。明代洪武年前,曹昭的《格古要论》中称:“柴窑出北地。”这是最早文献关于柴窑窑址的记载,而在明开顺年间王佑的《新格古要论》中则把柴窑定在了河南郑州。后世对柴瓷窑址的所在地又衍生出诸多臆测,因无实证,都只能是推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青云:人家原来提到,开封郑州间,这个倒还有极大的可能,第一,离京城比较近,第二,河南从唐宋以来,中国瓷器的发展在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高峰,不同的瓷器品种,各个窑口,都建立在中原地区,具备(设立官窑)这样一个条件,所以我觉得,找柴窑还应该在河南这个地方。
这里是河南新密市牛店镇月台村,一个三千五百多人的村庄,柴姓占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对柴瓷窑址众多猜测中的一个,如今当地还有关于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柴荣弟弟柴桂及柴瓷的很多传说。
柴荣36代孙柴存才:当时赵匡胤兵变以后,就做了皇帝以后,就到的柴窑,明查暗访,看柴桂这个家族在干什么,到那以后,就在柴桂的那个赏月台,在那儿赏月,赏月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事情,就把那个地方就称为月台,或者说现在叫月台村。
2006年底,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密市西北约25公里处的牛店镇月台村境内,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瓷窑遗址。遗址南部是月台的一个自然村——柴窑村,因此该遗址曾被命名为柴窑瓷窑址,后被定名为“月台瓷窑遗址”。种种迹象表明,月台瓷窑遗址可能就是中国陶瓷界苦苦寻觅多年的五代后周柴窑遗址,目前该遗址尚在保护中并未进行发掘。
柴桂36代孙 柴振声:这一带大概是向西200米,向北100米,向东500米,这一带大概是唐宋瓷窑的这个窑址群,这一带据说在当时是一个民窑窑址群,在南部是个官窑窑址群。
解说:如今,静静的月台河还是一千多年的月台河,两岸的黄土丘陵世代由农民耕种,没有人知道,这些丘陵是否经过沧桑巨变,而有关于柴瓷的蛛丝马迹是否就深埋于这片土地之下?
我们深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考古的挖掘与学者的研究,终将揭开柴瓷尘封千年的神秘面纱。 记者:王永记 赵杰 王鹏远河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