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任孟仓)我十八岁剪纸,在街上卖花,她到街上买我的窗户花,她看到我这个人,她也不说,那个时候,也不说识字不识字,只要你这个人机灵,她就愿意,她打发人一说,她就愿意,我两个就把婚结了。
【同期】(员月英)看上他剪的花,看上这个人啦,我那姥也都不说啥,我那妈都不说啥,只要你们愿意就对啦,我们这事情就成了。
【解说】这两位老人是河南省陕县南沟村的村民,因为共同爱好剪纸艺术,两人相识、相知到结婚生子,共同度过了半个世纪的幸福生活。
南沟村在陕县是出名的“剪纸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只有1500多口人的村庄,却聚集着300多名剪纸艺人。隆冬腊月,农闲时节,他们“猫”在地坑院的窑洞里,夜以继日赶制春节用的窗花,呈现出一派“人人持剪,家家卖花”的繁忙景象。
村里人称剪纸的男艺人为“能能”,女艺人为“巧巧”,今年74的任孟仓就是村里第四代剪纸艺人“能能”中的一员。农闲时,“能能”和“巧巧”就会来到他的地坑院,盘坐在炕上一边挥动着手中的剪刀,一边哼着眉户、花鼓等当地民间小调,嘴上唱着《十二月花》。
【同期】(河南省南沟剪纸协会会长 任更厚)当我记事起,老年人他们在一块,他不想一个人坐那剪,要实在没办法,晚上以后他个人在个人屋剪,我姊妹四个,我们四个人晚上在一块剪,白天以后就喜欢串门,好些人我们在一块,剪着,他们就唱着。
【解说】关于南沟村剪纸的起源,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道家始祖老子骑青牛去函谷关时,曾在陕县一带逗留,当时这里发生了瘟疫,因为无药医治,死了很多老百姓。农历正月二十三那天,老子所骑的青牛突然口吐黄血块,老子便用白面和着青牛吐出的黄血制成米粒大小的小药丸,装在葫芦里,分给得病的人,治好了百姓的瘟疫。
为感谢老子和青牛的救命之恩,每年的正月二十三,豫西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用黄纸剪金牛和药葫芦,贴在门上消灾。
【同期】(河南省陕县文化馆馆长 尚根荣)在正月二十三,咱们这个地方家家户户都用剪,纸剪成一个金牛的形状,贴在这个门上,并且它还有四句口诀,四句民谣,正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家家贴金牛,四季保平安。所以说这种民俗形象可能就在三门峡这一带,就是陕县灵宝这一带有,其它地方没有。
【解说】村民还曾编写过这样一首歌谣:“春年春月春水流,春人路上唱春秋,春天学生写春字,春女房中剪春牛”。
一首首传下来的民谣,证实了南沟村这种古老剪纸习俗的起因和延续,这也许就是南沟剪纸作为象征物消灾祈福的雏形。
在农村,婚丧嫁娶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剪纸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论在什么时候,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两个能人,擅长剪剪画画。他们经常给结婚的人家摆置屋、剪喜花,或给丧事的人家剪个幡、扎个花圈。事后,主家送点馍、菜,以示谢意。虽然几乎没有什么报酬,但这种人在村里是很受尊敬的,愿意跟着他学剪纸的人还是很多的。
【同期】(河南省南沟剪纸协会会长 任更厚)这个男人剪纸也是我们祖辈传过来的,我们任氏族谱,十八世、十九世以后啊,我们的姥爷、老姥爷吧,他们都是男的,他们会画神像,会泥塑,会剪纸,所以跟着就这老一辈学了以后,村里面人就很多。
每年一进入腊月,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全力以赴投入到剪制窗花的工艺中。从腊八那天起,男人们成群结队,挎着用包袱包裹的“窗花镜盒”,到逢会的周边乡镇去赶会摆摊叫卖。在集会上,剪纸艺人“窗花镜盒”摆成一长溜的场面非常独特。
【同期】(河南省陕县文化馆馆长 尚根荣)咱这个地方在这个卖窗花的队伍里头,所有会剪窗花的大部分都是男人,百分之九十是男人,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时可能就是卖窗花的这个季节一般都是进入腊月后农闲的时候,但农闲时候在农耕时期,农民(女人)纺织、纺线、织布、做衣服并且抚养孩子还得做家务,因此在这个农闲时间她们也并不闲,而且可能是面对着春节她们更忙,所以说剪纸卖窗花这个任务就责无旁贷的落到男人身上。
【解说】南沟的窗花有黑、红、黄、紫、蓝、绿等色,以黑色最多,最为珍贵。这里的人们对黑色情有独钟,在春节的欢庆气氛中,黑色窗花堂而皇之地贴在门窗上,在充满喜悦的婚事上,也被大张旗鼓地贴在洞房的顶棚上,触目皆为黑色。
【同期】(河南省陕县文化馆馆长 尚根荣)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可能有这几方面原因,一个就是咱们(河南省)省里边的专家学者他们也考证,考证说当时夏朝崇黑,商朝崇白,周朝崇赤,就是每个朝代它都崇尚一种颜色,当然这种颜色也与这个朝代代替那个朝代有那种相生相克那种意思,所以说夏朝那个国是黑色,而咱这个地方正好就是夏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同期】(河南省南沟剪纸协会会长 任更厚)黑色剪纸,在我们祖祖辈辈里,他们都认为黑色庄重,黑色大方,黑能压倒一切,再一个就说黑土地,庄稼人,我们剪黑色剪纸也非常吉祥。
【解说】在当地,如果说春节的时候你进入到谁家的地坑院,看到窗户上贴的都是清一色的黑色窗花,这就说明这家的经济条件一定是中上等。一些不贴黑色窗花的地坑院,不是因为主人忌讳黑色,而是因为经济原因,买不起黑色窗花。
多年来,南沟村受夏代崇尚黑色、以黑色为国色的影响,形成崇黑习俗,一直延续下来。那么,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黑色剪纸会一直延续下去吗?年轻人能抵挡住外面现代时尚装饰的诱惑吗?
【同期】(河南省陕县文化馆馆长 尚根荣)随着大家的观念,慢慢地互相融合,眼见开阔了互相融合,咱们当地这民众也逐渐不喜欢这种黑色剪纸了,结婚也喜欢用这种大红纸剪个石榴莲剪个喜字,慢慢地咱们有些这个工艺品用机器做这个剪纸,有些人不想费事,所以说到街上一下买一沓,也很便宜,机器作业,它那个效率特别高,并且价钱也不高,一次买回来一张贴就行了,所以说连这个结婚的用途也都非常少了。
【解说】2006年,河南省民俗专家走进南沟村对剪纸进行调查考证,当地剪纸艺人还成立了农民剪纸协会,在村办小学开办剪纸艺术培训班等等,沉寂多年的南沟剪纸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没有科技含量但却十分管用的“土工艺”,也再次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神秘的文化色彩。
制片人 陈 晓
王玉平
编 导 周小云
摄 像 赵 杰
米凌子
配 音 陈虎龙
制 作 赵 杰
米凌子
监 制 吕振亚
余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