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头带傩面、手拿羊皮鼓,他们用跳舞的方式来祭祀神灵、祈求平安。
【同期】把经卷一念,这一年四季就风调雨顺了。
【解说】苯苯教既保留了原始宗教的面貌,也融入了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少许内涵,充满了不少神秘。
【同期】传承人他用口头现在完全可以表达出来,还可以进行这个活动。
【解说】随着一些颇有造诣的传承人相继退出或逝世,藏羌人祭祀神灵的原始宗教文化,面临着青黄不接、濒临失传。
出题:解密羌藏古国原始宗教祭祀神灵的千年遗风
【正文】
【解说】距离甘肃省宕昌县城六公里的藏羌村落,古朴的榻板房鳞次栉比地镶嵌于山腰之间,而矗立于眼前的寨门尽显庄重肃穆,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古村道,恍若置身古羌国度。这里至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木家藏族”,他们被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宕昌国的古羌人后裔,也称臧羌族,信奉苯苯教。
【画面】羌傩舞表演片段
【解说】这种动作简单、粗犷重复进行的舞蹈叫宕昌羌傩舞,表演时有的头带傩面具,有的手拿羊皮鼓,整体在苯苯教主的带领下变换队形,口念苯苯经,十分雄猛,也称“凶猛舞”,它源于宕昌羌族宗教的祭祀活动,是当地民族祭祀凤凰山神的宗教仪式。
【解说】46岁的村民苗赵生义是当地林区一村庄的“苯苯”,即尊崇凤凰山神、拥有苯苯教经书、能替村民祈福的人。
【同期】(苯苯 苗赵生义)把人集中一下叫齐,戴五个面具,一个鼓,拿上(道具)就跳那个舞,我就带头。裹上大衣就跳舞蹈,就是民族服饰。
【解说】羌傩舞以苯苯教祭祀神灵为主题,主要是驱赶五个方位的邪恶和灾祸。羌臧人的建筑修造,婚姻丧葬以及疾病祸福都要祈求凤凰山神的保护,凡遇干旱缺雨、疾病流行、村寨集会,便由族人的头领“苯苯”,主持跳羌傩舞来驱赶山精水怪,保佑藏家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同期】(村民 苗伍生保)这是我们古代的一个传说,在我们这个林区地方,第一个保护人、第二个就是保护庄稼。把它一念,这一年四季就风调雨顺了,有些疾病就是也就消失了。
【解说】宕宕羌傩舞代表了原始人类对自然生存环境及自然界粗浅认识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宗教情绪。这种粗犷而厚重、原始遗迹十分强烈的舞蹈保留了原始宗教笨教的面貌,同时因吐蕃曾占领宕昌三百年,也融入了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少许内涵,充满了不少的神秘。
【同期】(村民 苗伍生保)经卷不会念,其它的(口语会念)还可以。(会什么能念几句吗?)不敢念,今天不敢念。
【解说】由于宗教信仰,念经文也仅限于黄道吉日和特定节日,不能随便念读。苯苯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宗教,起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现有12本散落在当地村民家的经书,都是明代抄录唐宋时期一本苯苯经的子经。
【同期】(苯苯 苗赵生义)这个原来在我们父亲手里(那个时期)重要,现在年轻人把这个事情还不当回事情,觉得很简单,给他们说这事情他们笑一下啥事都没有了。
【解说】如今,宕昌羌寨民众还保留着原始羌人的部分生活习俗,部分人依旧居住在古老的榻板房里,妇女们大部分身着羌族民族特色服饰,但男子都已逐步穿起了现代服饰。
【同期】(村民 格桑泽仁)我们这以前全部穿的是藏服,现在受汉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穿(汉服),形成了那个,穿汉服了,这种形式我感觉到很心痛。
【解说】现在藏羌族的年轻人大都常年外出学习、务工,随着语言环境的改变,使得他们也淡化了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宕昌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杨国辉说,宕昌县境内新近发现了一套记载藏羌族民间羊皮鼓祭祀的唱本,又让他们对保护和传承羌藏文化增加了几份信心。
【同期】(宕昌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杨国辉)当时我们发现这个的时候,第一个首先是很吃惊,它里面反应的是从唐王朝开始以后,在这个地方活动的,在民间开展的祭祀活动它都有详细的记录,它的文字大部分都是用汉语的。
【解说】羊皮鼓祭祀唱本记载了藏羌民族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及内心世界。目前,当地文博专家正在对这些唱本的年代和价值进行评定。
【同期】(宕昌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杨国辉)在他们开展这个祭祀活动当中,其中有还有七套是藏语的。这七套藏语现在文字还没有记录,但是在传承人用口头现在完全可以表达出来,还可以进行这个活动。
【解说】古羌族宗教经书,内容为晚唐时期苯苯教经文,由早期象形藏文八思巴文演化而来的古藏文字写成。作为村里的年轻人,格桑泽仁说,每年腊月,他们也会互相鼓励集中学习一些经文,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文化。
【同期】(村民 格桑泽仁)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保留一些民族的特色,就是衣服、还有宗教方面的一些。这些以口相传的这些应该保留一些。
【解说】宕昌县目前共有4800余名藏羌人,每逢过年,苗赵生义和他的4个徒弟还会跳羌傩舞为村民祈福。
【同期】(苯苯 苗赵生义)我父亲去世后,像任务一样交给我了,我说我要坚持,坚持搞这个(传承工作),完成这个事情。
【解说】随着传统民俗日益汉化,加之一些颇有造诣的“苯苯”因年事已高相继退出或逝世而无传人,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苯苯教濒临失传,46岁的苗赵生义眼中流露出了更多的无奈。他说,家中经书由祖上传下,已有几十代,曾经的“苯苯”都是看着经书为村民念经祈福,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看懂经书的内容,更没有人能够把它完整的念出来。
编导:魏建军 摄像: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