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世家捐赠531册中医药古籍 多为清中晚期珍品
【解说】5月18日,生于中医世家的王志华向山西中医学院中医药博物馆捐赠500余册家藏古籍,首次面世的《傅青主男科》清同治2年(1863年)瑞祥仁刻本,更是早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同治5年的最早记载。
山西中医世家捐赠531册中医药古籍 多为清中晚期珍品
【解说】5月18日,生于中医世家的王志华向山西中医学院中医药博物馆捐赠500余册家藏古籍,首次面世的《傅青主男科》清同治2年(1863年)瑞祥仁刻本,更是早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同治5年的最早记载。
王志华出生于中医世家,虽然从事的是工程项目管理,但一直关注中医的发展。
【同期】捐赠者 王志华:最早记忆应该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老家的房子就是山西的这种建筑,一个院连一个院,每天上房揭瓦就是玩,有一次玩躲到我们家二楼里面,就发现有六个皮箱,全是书。
【解说】虽然此间有许多人向他提出高价购买,都被王志华和他的家人拒绝。此次捐赠,王志华认为是为古籍找到了“最妥善”的保管方式。
【同期】山西中医学院中医药博物馆负责人 刘润兰:本子在捐赠过程中,其实我们跟王先生进行过多次沟通,我们馆里有很多方式,有捐赠,有出售,有捐售,好几种方式我都跟王先生提出,但是很感谢王先生,他说只捐不售。
【同期】捐赠者 王志华:至于为什么捐呢,因为我父亲那一辈,当时特殊的时期,他就没有学这个,到我们这就断代了,现在的想法是拣,也不好拣,年龄也不是拣的年龄了,所以寄希望于后辈吧,所以为什么捐呢,一个是保存,第二个交到这里,学生多。
【解说】据介绍,王志华此次捐赠的中医古籍共171种531册,多为清代中晚期刻本以及民国初期石印本,涉及医经、本草、方书、临证、综合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乏初刻本和珍贵古籍。捐赠书籍中刊刻年代最早的当数《疮疡经验全书》,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可能是清康熙56年即1717年陈氏浩然楼据五桂堂重刻本,共13卷,本次收藏的是其中的6卷。刊刻年代较早且保存相对完整的珍贵古籍,还有乾隆28年嵩秀堂镌刻的《寓意草》、《尚论后篇》等十几种。
【同期】山西中医学院党委书记马存根:中医药古籍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继承中医药学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进步和学术创新的源头。屠呦呦先生从“肘后备急方”获得灵感发明了青蒿素就是很好的例证。
屈丽霞 范丽芳 山西太原报道
关键词:医药 古籍
分类名称: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