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2017年是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也是二战时期世界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卓有成效的战时平民中立保护区——上海南市难民区建立80周年。“上海南市难民区纪念碑”于当地时间12月14日在上海揭幕。
中新社记者于当地时间12月15日在位于上海市方浜中路249号的上海城隍庙看到,纪念碑落成于上海城隍庙大门内的其中一侧墙壁,碑面上刻有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和上海城隍庙共同落款的碑文。
【解说】2017年是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也是二战时期世界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卓有成效的战时平民中立保护区——上海南市难民区建立80周年。“上海南市难民区纪念碑”于当地时间12月14日在上海揭幕。
中新社记者于当地时间12月15日在位于上海市方浜中路249号的上海城隍庙看到,纪念碑落成于上海城隍庙大门内的其中一侧墙壁,碑面上刻有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和上海城隍庙共同落款的碑文。
谈及纪念碑落成的意义,自2014年始就呼吁设立“上海南市难民区纪念碑”的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抗战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表示这是提醒大家要缅怀先烈、勿忘历史。至于为何选址在上海城隍庙,苏智良说,因为上海城隍庙当时就是难民收容所的一部分。
【同期】(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抗战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苏智良)我们还是要缅怀先烈,不要忘了那一段历史,所以也是通过一块纪念碑(来纪念),而且城隍庙也是上海的著名的游览区。为什么在城隍庙呢?城隍庙当时就是难民收容所的一部分,当时城隍庙的大殿呢是睡满了难民的,而且饶家驹还说过一句话的,因为城隍嘛,不是要庇护子民嘛,但是现在呢城隍庙真正地庇护了它的子民。
【解说】上海南市难民区也称饶家驹安全区,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法国神父饶家驹于1937年11月在上海方浜中路、民国路(今人民路)内创立战时平民救护的难民区——饶家驹区,著名的上海城隍庙就在其中。延续至1940年6月的上海南市难民区,保护了30多万中国难民,且这一模式相继被南京、汉口、广州等地沿用。
上海南市难民区于1938年被第16届国际红十字会视为世界范围内战时保护平民的成功范例。1949年《日内瓦第四公约》签约,饶家驹在中国建立及维持难民区的举措作为成功经验被载入公约,并被称为“上海模式”、“中国模式”。这个公约是饶家驹“上海模式”的延续,截至目前该公约的签字国已达196个。
记者许婧 徐银 康玉湛上海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文娱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