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港理工大教授潘智生:用建筑废弃物撑起“蓝天”
【解说】1月8日,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系首席教授潘智生在北京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当地时间1月19日,潘智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用这小小的研究能为中国的环保作出贡献。
专访港理工大教授潘智生:用建筑废弃物撑起“蓝天”
【解说】1月8日,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系首席教授潘智生在北京召开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当地时间1月19日,潘智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用这小小的研究能为中国的环保作出贡献。
【解说】潘智生获奖的课题是“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如何再次利用建筑废弃材料,减少对城市和环境的污染。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探索,潘智生和他的团队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同期】(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系首席教授 潘智生)
一方面可以再利用废弃物,一方面可以利用废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利用天然的砂石做建筑材料,这是一举三得的。
【解说】走进潘智生的实验室里,可以看到各种整齐摆放着的建筑材料,它们大多都是建筑废弃物,潘智生和他的团队会对它们进行各种物理和化学的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然后不断地修正,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潘智生已经做了十几年,而从这个实验室研发出来的新材料却并不简单。
【同期】(潘智生科研团队研究员 博士 玄东兴)
这个97%的材料都是废弃材料,而且在这个建筑材料中不需要用到水泥,水泥是被废弃材料所取代的,最后骨料不需要天然骨料,完全是取代天然骨料的,另一个部分就是二氧化碳部分,这个材料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
【解说】其中潘智生和他的团队研制出的一款环保砖,目前已经在香港很多的学校和道路上使用了,这款产品使用的原材料是建筑废弃物,其中加入的“光触媒”材料,可以将自然光转化为化学能,持续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同期】(潘智生科研团队研究员 博士后 郭明志)
把空气中的污染物,特别是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像硝酸, 在下雨的时候,它就可以把这种无害的降解残物给冲刷掉,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个光触媒它不会被消耗掉,它只是会专门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就是达到降低空气污染的效果。
【解说】潘智生希望这些新材料,能不断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最终可以规模化应用,替代传统的骨料。
【同期】(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系首席教授 潘智生)
要环保,又要减少废物,又要我们的产品满足他们的要求,这个是要坚持下去的。
【同期】(潘智生科研团队研究员 博士 占宝剑)
如果说我们通过这个技术,改善再生骨料的品质,使它可以大规模地应用在建筑结构当中的话,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减缓香港堆填区的消耗,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再生骨料品质得到改善的话,可以减少对于天然资源的进一步消耗。
【解说】公开资料显示,香港处理建筑废物的方法,主要是将可再次利用的惰性建筑废物运往公众填土区,而非惰性建筑废物则会被运往堆填区。潘智生希望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为环保多做一些贡献。
【同期】(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系首席教授 潘智生)
没有地方去处理这些废弃物了,那么怎么样将(建筑)垃圾再利用呢,这是很严峻的问题,我想这个小小的研究,(在环保上)能够带出很大的功用,在全国来说。
【解说】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产生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20亿吨以上、城市生活垃圾2.5亿吨、城市污水污泥2000多万吨。在大众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今天,潘智生的科研成果,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记者让宝奎 张致超 香港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港澳台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