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近日,中国著名考古学者何驽提出,距今约4300至3900年的山西陶寺遗址群很可能就是最早的“中国”,引起社会各方对山西陶寺遗址的关注。7月18日,记者来到了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一个个因考古挖掘而产生的大坑嵌于一片片农田之中,考古学者将4000多年前的繁华一一展开。
最早的中国的概念源于“地中之都,中土之国”之说,这把圭尺便是地中的标志。
近日,中国著名考古学者何驽提出,距今约4300至3900年的山西陶寺遗址群很可能就是最早的“中国”,引起社会各方对山西陶寺遗址的关注。7月18日,记者来到了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一个个因考古挖掘而产生的大坑嵌于一片片农田之中,考古学者将4000多年前的繁华一一展开。
最早的中国的概念源于“地中之都,中土之国”之说,这把圭尺便是地中的标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何驽:最早的中国是两个方面的结合,一个是地中的概念的出现,这个是由陶寺中期王墓M22出土的那个圭尺,上面有一个理论的影长一点六尺影长来确定的,当时有地中的概念。
【解说】那么,发现圭尺,确定地中,就能确定这里就是最早的中国吗?考古学家还从这个仅存的遗址中发现一个国家都城的雏形。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何驽:从陶寺遗址来看它是一个国家的都城所在之地,有城墙,有宫殿,有王陵,祭天祭地的礼制建筑,以及手工业,大型的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和平民居住区,国家王权直接管理的仓储区,以及陶寺晚期出现的特征明显的政治报复色彩,所有这些证据都证明陶寺遗址应该是一个国家的都城所在地,它的社会组织应该是进入到了国家的形态,所以将“地中”这种概念与国家的概念结合,它就是最初的中国。
【解说】距今3800年的古代夏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它在1960年被发现,考古界普遍认为其为最早的中国,但考古学家在陶寺遗址却有新的发现,陶寺遗址至少比二里头遗址早约700年。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何驽:现在最早能够推到河南堰时代的二里头,也就是说学界所认为的夏代,或者是夏王朝的晚期是我们所认为地理概念的中国,陶寺这个中国不完全是地理上的概念,是一个意识形态观念的,宇宙观上的一个中国,是和天地沟通,正统思想密切相关的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中国,前后两个中国有比较大的差别,最初的中国应该是陶寺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的概念,就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国”。如果确定的话它应该早于二里头七百年左右。
【解说】据了解,当时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工具甚至是一些发明,直到现在还被人们广泛使用,四千多年前人们的智慧可见一斑。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何驽:陶瓦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最广,在现代民居中也经常使用,当然它最初使用的时候并不是用于民间,而主要是用于宫殿建筑,因为它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比一般的茅草屋更华贵。在实用功能上防止漏雨,有明显的防漏功能,因此从当时来说也是一种非常高等的生活方式。
【解说】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陶寺遗址的手工业小作坊区。遍地散落的石屑历经四千多年已是一片破碎,深埋于片片农田中。当地农民开玩笑说,随便一锄头挖下去的都是几千年前的古董。
【同期】山西襄汾县博物馆 馆长 夏宏茹:这些石片很密集,说明这一片很可能原来是加工石器的一个作坊,从我们目前发现的情况来看,这不只有加工石器的作坊,而且有一片比较密集的陶窑,这些作坊主要烧制的低温陶,低温陶是什么意义呢,低温陶是不可以使用的,因为透水透气比较厉害。所以这个加工应该是专门给王族加工祭祀器皿用的,做礼器用的。它是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进行,类似于我们后来说的官窑这类性质的。
【解说】从1978年开始考古挖掘,陶寺的宫殿、王陵、平民居住区、仓储区都已逐一被发现,尽管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掊黄土,但4000多年前的古老中国的秘密已掘地而出。
记者 屈丽霞山西临汾报道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