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件件布满绿色锈渍的青铜器静静的摆放在展台上,仿佛在向人们倾诉过去的以往,不久前它们还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的地下沉睡。当地一个工地日前在进行施工挖掘地基时,使得这些沉睡了三千多年的青铜器一展真容。
27日,中新社记者在甘肃兰州专访了见证这批西周青铜器出土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朗树德。
一件件布满绿色锈渍的青铜器静静的摆放在展台上,仿佛在向人们倾诉过去的以往,不久前它们还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的地下沉睡。当地一个工地日前在进行施工挖掘地基时,使得这些沉睡了三千多年的青铜器一展真容。
27日,中新社记者在甘肃兰州专访了见证这批西周青铜器出土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朗树德。
【同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朗树德)曾经在庆阳地区出土了几批西周的文物,但是在最近的十来年,这还是第一次,而且它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这几件文物是成组的,一套的,既有鼎又有簋(gui),这两种东西在我们的青铜时代是很重要的礼器,一般的鼎和簋是代表一定等级的贵族人士才能使用的这种青铜礼器
【解说】朗树德介绍,同时出土的还有铜鬲(li)、铜觯(zhi)一些海贝及装饰品,由此推测,它是一个墓葬而不是青铜器窖藏。他认为,此批出土器物为西周早期青铜重器,纹饰精美,造型独特,尤其底座内带有铃铛的青铜簋更是罕见。
【同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朗树德)根据出土的青铜器时间来判断,它还是属于西周偏早的遗物,尤其是我们的那个簋下面还有个铃铛,这种型质在陕西关中一带曾经出土过,但是不多很少见,另外这几件铜器还需要清理清洗,如果进一步的清洗后,还有可能会发现铭文,那就很重要,那就价值就更高了
【解说】朗树德教授还向记者透露,这批青铜器的出土得益于当地一在建工地负责人的觉悟高,否则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记者日前在出土青铜器的工地上见到了发现这批青铜器的工地负责人李晓峰,他告诉记者。
【同期】(工地负责人 李晓峰)当地现场(围观)人员应该在二百人左右吧,我当时在现场维护的原因是,我感觉到这个文物比较早,有考古和研究价值,所以把现场维护好,不让一件子(文物)消失,根据博物馆人员介绍,这个东西有考古记载的,根据出土情况就是一样都没缺少
【解说】记者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在西峰区博物馆见到了这批出土不久的青铜器。展示在面前的这些青铜器还未进行完全修复,每件器物上都覆满了绿色的锈渍。该博物馆工作人员逐一讲解了这些青铜器,其中一个方座簋底座内带有铃铛。
【同期】(庆阳市西峰区博物馆 工作人员)方座的这种,有回文的这种簋,它是在商晚期到西周早期,才出现的一种特有的器型,上供的时候,走起来有一种伴奏的作用,虽然经过三千年的历史,它这个铃铛感觉还是很清脆
【解说】全程参与此次出土青铜器物的西峰区博物馆馆长方保平向记者介绍了最初出土的文物。
【同期】(庆阳市西峰区博物馆馆长 方保平)当时大约出土了四件东西,有一个青铜簋、一个青铜鼎、一个提梁卣,再一个青铜觯
【解说】经过甘肃省考古专家的初步鉴定后,方保平告诉记者。
【同期】(庆阳市西峰区博物馆馆长 方保平)根据这批出土器物初步断定,这批器物是西周早期的一批器物随葬品,墓主人也属于一个贵族身份,但是在这个出土地的西面,原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砖瓦厂,砖瓦厂动土量比较大,所以截至目前还没有找到墓主人尸骨这一类的东西
【解说】在甘肃长年致力于考古研究朗树德教授说,甘肃庆阳所处陇东高原地区是周(代)人和秦(代)人逐渐发展壮大之地,这些青铜器的出土是周(代)人在陇东高原不断崛起的历史见证,同时对探究周祖起源、农耕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记者 侯志雄 信江 甘肃西峰报道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