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解说】木偶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国的木偶分为辽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临高人偶戏等近10余种。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川北大木偶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所证,川北大木偶已有300余年历史。
【解说】如今77岁的李泗元老人是川北大木偶戏的第四代传承人。伴随优美的乐曲《梁祝》,老人举起身长近两米的大木偶,一手把住木偶的支架顶在腹部,一手负责控制木偶双臂的两个杠杆,随着音乐的舞动,表演着那段众人熟知的凄美中国爱情故事。虽然木偶身形巨大,但在李泗元老人的操作下,神形兼备、异常灵活。
【解说】木偶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国的木偶分为辽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临高人偶戏等近10余种。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川北大木偶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所证,川北大木偶已有300余年历史。
【解说】如今77岁的李泗元老人是川北大木偶戏的第四代传承人。伴随优美的乐曲《梁祝》,老人举起身长近两米的大木偶,一手把住木偶的支架顶在腹部,一手负责控制木偶双臂的两个杠杆,随着音乐的舞动,表演着那段众人熟知的凄美中国爱情故事。虽然木偶身形巨大,但在李泗元老人的操作下,神形兼备、异常灵活。
【解说】老人告诉记者,从李氏家族组建唱木偶戏的“福祥班”算起,他已是第四代传人,自8岁起跟父亲学艺,每天起早贪黑,苦练基本功,直至12岁第一次登台独立表演,并在18岁那年进入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获得赞誉。
【同期】(川北大木偶传承人李泗元)川北大木偶这个名字是中国文化部命名的,当时1955年。当时1955年我们演了以后就进了怀仁堂,到了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那时候我才18岁。那个时候我还比较年轻在全国来说我还是最年轻的一个。
【解说】木偶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常常难登大雅之堂,但李泗元老人却将这门艺术传遍了世界各地。记者在老人的排练房中看到,各类高约两米的大木偶陈列其中,既有王侯将相,也有才子佳人,小小房间充斥着中国千年的故事佳作。大木偶在千年演变中,无论是技法和形塑都在不断革新。从眼、眉、口、头、耳、鼻、手到腰都可以活动,表演时还能取物握物,穿衣脱帽,吹火点蜡,变脸下腰。这里面的很多技法和机关都是李泗元老人在几十年的表演中摸索出来的。
【解说】今年19岁的何欣翰是李泗元徒弟,学习大木偶已有2年多的时间,从当初被家人逼迫学习到如今他已深深的爱上了这门艺术。
【同期】(何欣翰)是因为当时自己亲人介绍嘛然后爸爸妈妈把我送进来让我学这个东西嘛,在学的过程中,自己喜欢上这个东西。自己愿意学,然后从中发现很多乐趣。然后又是因为在木偶艺术节演出,《彩蝶的神话》让我感触倍深,然后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我很喜欢。然后我就觉得自己要把这个东西传承下去把它发扬光大。
【解说】虽然身旁有着徒弟们认真刻苦的练习,但是如今大木偶还是面临着没有更多的接班人继续将此传承下去,老人倍感焦急。
【同期】(川北大木偶传承人李泗元)虽然有了接班人,但是对这个还是不够,为什么不够呢?当然一个是受了经济上的一些约束,所以说出来后继还是无人的还是缺乏的,为什么?本身这个艺术的很少。还加上现在各方面经济时代有些人也不愿去学这个,这是一方面,再加上各方面的对这个的认识啊,有些人不喜爱这个,所以说招收学生还是很困难的。
【解说】李泗元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川北大木偶,脸上的道道鱼尾纹和微微驼起的背部见证了这位老人在岁月的洗礼下对民间艺术代代传承所发挥的毕生心血。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川北大木偶能继续发光发热,世世代代永传下去。
记者何浠四川南充报道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