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4月20日,来自玛格南图片社的“黑白大师”马克·吕布与“色彩专家”布鲁诺·巴贝的双人摄影展在昆明开幕,同时拉开了“2013中法文化之春”的序幕。两位世界顶级的法国摄影家带来百余幅记录中国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照片,用黑白、彩色的对比形式,展示了一个异域摄影大师眼中的中国。
【同期】(昆明市民 贺霆):好像外国人对照片这个理解,好像跟我们中国人有点不一样,我们觉得拍照片是个很神圣的时刻,一定要打扮的很好很正式才可以,而外国人看起来,拍照片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所以你看他们的照片,不管是拍哪里的,中国的也好,法国的也好,南美的也好,他们那些场景好像镜头不存在。
【解说】4月20日,来自玛格南图片社的“黑白大师”马克·吕布与“色彩专家”布鲁诺·巴贝的双人摄影展在昆明开幕,同时拉开了“2013中法文化之春”的序幕。两位世界顶级的法国摄影家带来百余幅记录中国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照片,用黑白、彩色的对比形式,展示了一个异域摄影大师眼中的中国。
【同期】(昆明市民 贺霆):好像外国人对照片这个理解,好像跟我们中国人有点不一样,我们觉得拍照片是个很神圣的时刻,一定要打扮的很好很正式才可以,而外国人看起来,拍照片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所以你看他们的照片,不管是拍哪里的,中国的也好,法国的也好,南美的也好,他们那些场景好像镜头不存在。
【解说】步入展厅,映入眼帘的便是马克·吕布的经典代表作《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尚·陆告诉记者,此次展览囊括了马克的经典作品,关于中国的拍摄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从1957年到2010年,马克22次来到中国,记录了中国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的发展变化。
马克钟情于用黑白色调来拍摄,他拍摄的中国社会片段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力量,通过细节阅读可以深入展现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和中国人的“内核”气质。与马克有着不解之缘的云南本土摄影师吴家林认为,马克的照片,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同期】(摄影师 吴家林):他们在纪录,但是他们不是那种很平庸、随意的纪录,他们有选择、有主观,但是他是主观和客观的一种结合,他们的作品有时候会产生很多的震撼力,让你有很多联想。特别我看了马克·吕布50年代的一些作品,我认为实际上它是我们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解说】同样为世界顶级图片社——玛格南图片社的老将,布鲁诺·巴贝和马克·吕布选择了不同的色彩表达方式。马克·吕布用黑白色调中的光影变幻刻下了50余年的中国视觉历史,布鲁诺·巴贝则第一次用色彩影像记录了70、80年代的中国。从1973年到2013年,巴贝数次来到中国,见证了这里40年的变化。
【同期】(摄影师 布鲁诺·巴贝):我第一次到中国是1973年,1980年我又来了一次,当时我是在上海,拍摄了一些老照片,在浦东也就是现在的商务区,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仅有几家工厂,到了90年的以后,一些高楼大厦才慢慢建起来,所以对于一个曾经来过上海,30年后又再次回到这(上海),变化非常巨大,感到非常震惊。
【解说】此次摄影展由云南省博物馆与法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其中,马克·吕布艺术生涯回顾展《直觉的瞬间》展出了137幅照片,其中73幅为1955年-2002年拍摄的关于中国的作品,其余则展示了马克·吕布在欧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拍摄足迹;《柯达克罗姆的中国 1973-1980》摄影展则展出布鲁诺·巴贝于1973年、1980年两次到访中国时拍摄的40幅彩色照片。
记者 张珺 昆明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