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敦煌莫高窟,作为佛教艺术宝库而享誉全世界。近年来,由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各方联手推进的敦煌数字化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日, 75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外界频繁提到的“打造‘数字敦煌’这一说法实际上是要把敦煌艺术数字化。樊锦诗说,虽然生态问题可以靠“养护”很多年后逐渐恢复,但文物的退化是不可逆转的,建立莫高窟的数字化档案迫在眉睫。
【解说】敦煌莫高窟,作为佛教艺术宝库而享誉全世界。近年来,由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各方联手推进的敦煌数字化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日, 75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外界频繁提到的“打造‘数字敦煌’这一说法实际上是要把敦煌艺术数字化。樊锦诗说,虽然生态问题可以靠“养护”很多年后逐渐恢复,但文物的退化是不可逆转的,建立莫高窟的数字化档案迫在眉睫。
【同期】(敦煌研究院 院长 樊锦诗)这个东西(文物退化)不可逆的,生态如果你注意了,草原弄坏了,你养上多少年,它慢慢还可以恢复一些。这(文物退化)是绝对不可逆的。所以我说,那敦煌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坏。今年这次我们学术会上,都放了嘛,那些照片。所以我说赶紧做数字化。
【解说】樊锦诗说,莫高窟的“档案”是在上世纪文革过后才开始“制作”的,但当时完成的测量图和文字都是“大概值”。樊锦诗称将敦煌艺术数字化的初衷源于她第一次接触电脑后的“灵感”。
【同期】(敦煌研究院 院长 樊锦诗)第一次看到电脑,他给我演示。我说这个东西好。就要关(电脑),我说你就要关掉不是没了吗?我又不懂,所以尽说的外行话嘛。他说不会,只要它变成数字,它就不变。我们一直在考虑,文物保护“四有”的档案问题。我马上就对他这句话感了兴趣。
【解说】紧接着,莫高窟文物数字档案建设就悄然开始了。后来,敦煌研究院在自己摸索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了与海外科研机构合作。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十年左右,双方共同讨论研制了一些办法。
【同期】(敦煌研究院 院长 樊锦诗)做了数字化,问题就来了,数字化不是那么简单。照相怎么照?什么灯光啊,用什么胶片啊、用什么数字化,等等的问题。然后呢,拍出来还是要变形。这么大一幅。所以最后就慢慢和老外合作,这个过程大概有十年左右。我们自己摸索,又和老外合作。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数字技术的发展,这个做法越来越好。现在他们做的可以说,高清晰。清晰的、颜色逼真的、数据基本接近的。
【解说】随着科技发展,数字化和数字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并且做法越来越成熟。樊锦诗说,从一级洞窟优先开始,莫高窟的每一个角落都要进行“数字化”,都要逐一‘拍摄’出来进行保存。数字化的过程很漫长,对于莫高窟数字化档案完成时间,樊锦诗说,自己也无法预知。
记者 信江 甘肃敦煌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