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现年72岁的朱敏才曾是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退休后,从2005年开始,与妻子孙丽娜走进贵州大山,在最贫困的乡村学校里义务支教已有十年。近日,记者来到在朱敏才现在支教的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见到了夫妇俩人。
【解说】两位老人就住在学校教学楼一楼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里,屋内摆放着一张床、两台电脑和几样简单的生活家具,就数床头书架上摆放的几十本书最显眼了。
【解说】现年72岁的朱敏才曾是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退休后,从2005年开始,与妻子孙丽娜走进贵州大山,在最贫困的乡村学校里义务支教已有十年。近日,记者来到在朱敏才现在支教的遵义县龙坪镇中心小学,见到了夫妇俩人。
【解说】两位老人就住在学校教学楼一楼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里,屋内摆放着一张床、两台电脑和几样简单的生活家具,就数床头书架上摆放的几十本书最显眼了。
【解说】朱敏才介绍,到贵州支教是缘于从一则新闻里看到贵州山区缺教师。
【同期】(朱敏才)有一天,孙老师(老伴)看见电视台播贵州缺老师,一个妇女,一个女教师背着一个孩子在课堂上上课,她看见这个,感触很深,(就说)哎呀,他们那个地方怎么这么缺老师,怎么这么苦啊,我们去支教吧,后来我一想,我也是贵州的(贵州黄平县人),那去就去吧。
【解说】就这样,夫妇俩收拾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离开一双儿女来到贵州,开始了退休后的支教生活。朱敏才介绍,两人先后在贵州省望谟二小、尖山苗寨小学、世华小学、裕民小学以及现在的龙坪镇中心小学支教,每到一处,首先就是引导孩子们讲卫生、懂礼貌,会交流,提升自信心。
【解说】在龙坪镇中心小学支教,朱敏才每周有四节英语课,在他的课堂上,没有照书朗读,没有硬背单词,而是推行“英语交流二十句”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用英文交流对话,每次对话都不能少于二十句。
【现场同期】(课堂)你叫什么名字?我的名字叫李毅。我来自北京,你来自哪里?我来自贵州。很好。你选一个伙伴来进行对话,我站在你旁,请你找一个人和你一起来对一遍。
【同期】(朱敏才)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现在我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教育学生怎么提问,这个相当重要,如何提问啊?这个相当重要。
【解说】支教过程中,朱敏才还专门研究绘制了一张“六何图”用于教学,他用“何人、何时、何地、何物、何如、何故”来引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
【同期】(学生 李毅)朱老师来给我们上的这些,就是那二十句话和那个六何(图)之后,增长了我们许多的知识,以前光是按照课本上的,学不到(课本以外)更多的知识。
【解说】课间,李毅又主动与记者聊天,从家庭到自己的情况,他都可以用较为流利的英语作介绍,显得十分外向主动。而据了解,在三年前,像他这样的多数孩子都很害羞,不愿跟陌生人说话,更别说要用英语主动交流了。
【解说】到2014年7月,朱敏才夫妇来到龙坪镇中心小学将满四年,记者发现,即使是在课余时间,学生们也是用英语跟夫妇俩打招呼。
【解说】在朱敏才的电脑里,保存着他们所去过的每所学校,也记录有学生们的前后变化。在镜头前面,这些山里面的孩子从最初的低头躲避变成使劲的伴鬼脸、比手势。
【解说】朱敏才表示,支教十年,在过程中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快乐,孩子们的变化就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杨光振 杨茜 贵州遵义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