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4月13日,在湖北宜昌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江段,2000尾体长70厘米的子二代中华鲟被放流长江。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放流2龄大规格中华鲟。
【解说】此次活动由中国三峡集团与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务院三峡办、农业部渔业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部门和组织都有代表参加。此外,三峡集团对口支援的17所学校部分学生也从全国各地赶到放流中华鲟现场。
【解说】4月13日,在湖北宜昌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江段,2000尾体长70厘米的子二代中华鲟被放流长江。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放流2龄大规格中华鲟。
【解说】此次活动由中国三峡集团与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务院三峡办、农业部渔业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部门和组织都有代表参加。此外,三峡集团对口支援的17所学校部分学生也从全国各地赶到放流中华鲟现场。
【同期】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学生 王佳润:(放流后)它可以变得更大,它也可以繁殖更多的(中华鲟),让我们更多的同学和老师也看见。
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学生 蒋胜青:我在家的时候,听我的爸爸妈妈曾经说过,20年前雷波、宜宾那一带中华鲟是在那里产卵的,(所以)今天到这里我很激动,也很感谢,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因为它们也是到我们那里去过,仿佛回到了家乡一样。
【解说】据了解,此次放流的中华鲟是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2011年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整体规格均超过70厘米。这批中华鲟规格大,生存能力强,放流长江后的成活率预计更高。
【解说】目前,中华鲟研究所已举办56次放流活动,累计放流中华鲟超过500万尾。而为准确掌握中华鲟放流群体在江水中的洄游行为,此次除了采用“PIT”标记、背鳍基部悬挂T型外标的标记方法外,其中有18尾中华鲟还置入了声呐标记。
【同期】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姜伟:(今年)我们对放流的中华鲟,采用了三种标记方法,包括体外T标,包括PIT标记,还有声呐标记,这三种标记方法互为补充。(体外T标的作用是)如果沿江有些渔民误捕了中华鲟,可以及时的反馈给我们,我们可以及时的进行救治。(PIT标记是)我们通过一个电子的芯片植入到它(中华鲟)的肌肉里面,这就相当于给它的身份证,然后是长期有效的,即使是10多年后它回到长江,我们也能达到识别的目的。另外我们还采用了一个声呐标记的方法,这就可以实现对它从放流点一直到河口,整个过程中它是如何游动的,它什么时间到达了哪个江段,我们都可以进行研究。
【解说】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和“活化石”。由于水土流失、废水排放、化学物质残留物等造成的水污染,航运业的威胁和渔业捕捞的严重过度,还有洄游路线的阻断等原因,中华鲟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
【解说】中国自1983年获得中华鲟人工繁殖的成功后,即开展了中华鲟的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并延续至今。1983至2013年间,沿江4至5家单位累计放流中华鲟千万余尾。2009年,中华鲟研究所获得了人工淡水条件下子一代中华鲟的全人工繁殖的成功,实现了年年不间断地放流中华鲟,对濒危物种中华鲟的延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者刘良伟 董晓斌 郭晓莹湖北宜昌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