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金西村73岁高龄的陈怀军,灾荒年代得到过救助,50年来念念不忘当年恩情,三番五次寻找恩人报恩;20多年前意外事故欠下的18万元债务,后来他想办法攒钱挨家挨户送还。他的后半生就是还债、报恩。
4月18日,记者在金西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见到了陈怀军,他家里除了一台旧式电视,再没有其它电器。屋里也没有像样的家具,但很干净整洁。看得出,这个家并不宽裕,尽管如此,那些外债他一笔也没落下。
【解说】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金西村73岁高龄的陈怀军,灾荒年代得到过救助,50年来念念不忘当年恩情,三番五次寻找恩人报恩;20多年前意外事故欠下的18万元债务,后来他想办法攒钱挨家挨户送还。他的后半生就是还债、报恩。
4月18日,记者在金西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见到了陈怀军,他家里除了一台旧式电视,再没有其它电器。屋里也没有像样的家具,但很干净整洁。看得出,这个家并不宽裕,尽管如此,那些外债他一笔也没落下。
【同期】(陈怀军)我还债是天经地义的事,应该还人家,我为了了去我这还账的心愿,这一笔还了,我不再有帐了,我就是这种思想。这心理上就是这,当时是深重的压力,整个那七八万块钱的账压到身上真是受不了,因为啥?你这年纪在这放着的。
【解说】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陈怀军平时为人很好,经常帮助他们。
【同期】(村民 梁秋莲)那有时候我腿疼,他会开三轮车,给我送到西河(村)吧!中啊!就这一片的,不管谁家,那人家都帮助,人家可不是跟有的,那这是咱在这说的,弄(做)啥事比较短,人家很好,两口都很好。
【同期】(村民 陈文亚)这修路,门口修路,用他家的东西了,就不用吭声就拿出来了,缺啥少啥都拿出来了。
【解说】据曾经在镇里开汽修厂的毛新举向记者介绍,自己开办汽修厂得到过陈怀军很大帮助,后来陈怀军跑货运时发生意外事故,自己借给他2万元,根本没想着让他还。但是,他省吃俭用,硬是一点一滴地把钱还完了。
【同期】(原汽修厂老板 毛新举)当时我就不打算再要了,结果后来,他这个人心,心眼比较好,自己这个,平常他孩子他闺女他女婿给点钱, 他一一攒起来,他自己种地,这个打的粮食他给它卖掉,他后来就把我的钱,就一一的又还了。
【解说】陈怀军是村子里第一个个体运输户,1996年一笔640元的养路费他不能按时上交,于是他恳请当时在登封市公路段养路费征收处的崔国政先替他交上。多年来这笔欠款他从未忘记,偿还完其它数额较大的欠款后,他把这笔数额较小的欠账也如数返还,这让债主很意外。
【同期】(债主 崔国政)只有上门去要账,哪有欠你钱给我送钱的?现在我给你说,欠钱的是老爷,欠账就是老爷,你去问他要账你就是孙子,哪有他给你钱的,所以说当时这种情况,不要不要了,我一分钱都不要了,不中不中你得接住。
【解说】陈怀军告诉记者,还完欠账之后,心里感觉比较轻松。
【同期】(陈怀军)从欠账那天起,我没有抱着赖账这态度,一定要还帐,我没有抱着欠他不给他了,就是这种事,没有这种心理理念。啥时候给账还完,啥时候心静。那就是死前,在我这人生终毕的时候,只要给账还完(才)能瞑目。
【解说】除了还债的事,在金西村里,还流传着着一个关于陈怀军报恩的3碗黄豆的故事。1962年当时,河南遭遇饥荒,陈怀军背上家里织的布匹,准备用布匹换些口粮,他和大嫂一路步行到了安徽宿州砀山县夏庄,在他们饥饿交加时,夏淑梅给他们做了红薯粥,后来发动全村群众给他们换口粮。在他临走时,夏淑梅又给他装了3大碗黄豆,这3大碗黄豆救家人于饥饿中,自己因此也有了结婚的婚宴。
【同期】(陈怀军)当时母亲就是浮肿病吧!她用了一部分,后来把这黄豆掺在白玉米里,磨成面吃了一部分,最后还剩了1斤多豆,把它换成豆腐,把豆腐放到油锅里一炸, 熬了一锅菜,在结婚的时候熬了一锅菜,我和爱人结婚了。
【解说】陈怀军告诉记者,50年来,心里一直想着怎样去报恩。期间,他按原来的地址写过信,但信件被退了回来;给当地相关部门打电话,查不到此人。1999年母亲病重,嘴里一直念叨着这事,让他寻找恩人的心强烈起来。2012年年底,他踏上了通往夏庄的路程,但是,天不遂人愿,并没有打听到有关夏淑梅的任何消息。2013年3 月,不死心的他再次千里迢迢赶赴夏庄。幸运的是,这次他找到夏淑梅的姐姐,得知夏淑梅21岁时到河北沧州安家,她的兄弟也都离家外出工作,老家已无人居住。2013年4月,年过7旬的陈怀军不远千里又到沧州夏淑梅家当面致谢。今年3月份他又把代表友谊长存的竹子送到夏淑梅家,共同种下。
【同期】(夏淑梅)这都50几年了就这3碗黄豆,有的就是说你给他一火车,他不见50几年他还来记着你这个事呀!就是你看看这个人多讲诚信,所以说我特别地感动,我都感觉这个老陈呀!就是当代,太讲诚实的这种人,太优秀了。
记者 李超庆 河南登封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