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他本是北大高材生,硕士毕业后可以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但却选择扎根雪域高原西藏;他也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听报告、写材料,但他却两次选择到边境驻村,与农民为伍。日前,中新社记者一行前往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樟木镇立新村采访,遇到了这位80后的驻村干部刘国亮。
【解说】刘国亮1985年出生在河北一个农民家庭,2011年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来到西藏自治区新闻办公室工作。2011年和2014年他先后两次到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樟木镇立新村驻村,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北大高材生”。
【解说】比起西藏其它艰苦地区,立新村的气候环境相对较好——海拔低、阳光足,周围原始森林覆盖,空气湿润,驻村生活本可以舒服的过下去,但国亮和他所在的驻村工作队却不甘心如此虚度。如何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村民做点儿什么,成了驻村干部们心里的头等大事。
【解说】考察立新村的气候条件,刘国亮和他所在的驻村工作队决定在村里培植果树。
【同期】(立新村驻村干部 刘国亮)因为这里地形 它是喜马拉雅山南麓 海拔只有2400米 跟林芝特别像 但是它日照时间又长一点 所以种果树的话 它可能比林芝长得更好一些
【解说】国亮和工作队的设想与立新村第一书记李强的想法不谋而合。立新村地处中尼边境,村民多以边贸为生,对农牧科技知识少有了解。配合工作队的工作,立新村第一书记李强做起了人心的工作。
【同期】(立新村第一书记 李强)比如说像这个种大棚 他们一是也是缺乏技术 二是他们劳动积极性也不太高 现在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在亲力亲为 第二个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地从思想上 让他们自己 包括我们私下里 或者开会 我们都是从这个方面 让他们自己 有自力更生的那种(意识)
【解说】人心通了。参考立新村的自然条件,驻村工作队决定在立新引进纸皮核桃。这种核桃不用嫁接,而且当年就可以结果。
【同期】(立新村驻村干部 刘国亮)核桃它生活它不怎么挑环境 而且一棵树的产量非常高 一个成年的核桃 一棵树能产十到二十公斤 老百姓如果拿去卖的话 就是可以顶上一个 现在他们打零工的话 可以顶上一个人一个月的劳务收入
【解说】除了核桃,国亮还尝试在立新村引进苹果、桃子、杏、李子、樱桃和无花果等常见、易活的果树。
【解说】跟随国亮我们准备到他的温室大棚去看一看。山路本就蜿蜒,通往国亮温室大棚的路更是曲折,本来是一起出发,待到记者抵达时,国亮已经和驻村的队友们在大棚里忙碌起来了——登山本是当地夏尔巴人所擅长的,但半年的驻村生活,让他们也练就了这项本领。
【解说】4月末的樟木,白天室外气温已有20℃,大棚里的气温更是不下40℃,闷热难耐。记者进去一小会儿,就已经满头大汗。国亮和他所在的驻村工作队,在这里耕地、播种、浇水,一忙就是半天。
【解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油松和竹子的引进已经试验成功了,国亮正朝着他“培育雪域高原上的百果园”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解说】回到住所,早已被汗水浸透的驻村干部们却不能洗澡——因为他们的住处还没有热水器。来不及换身儿衣服,刘国亮就翻开一本有关核桃种植的书查阅资料,比较今天自己在大棚里的种植情况。10平米左右的房间,既是国亮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卧室。他的房间里家当不多,关于果树种植的书却有好几本。
【解说】在立新村采访的几天,记者发现刘国亮总是做的很多,说的很少。他从来不谈那些他放弃过的机会,和他可能会有的发展。只有在谈到他的果树时,他才肯打开话匣子。
【解说】和国亮一样,面对记者的镜头,驻村干部们都选择了回避;工作时的场景,是记者仅能捕捉到的身影。
【解说】半年的驻村生活看似短暂,却是抛家舍业,十分不易。刘国亮的妻子现在还在内地;他所在的驻村工作队队长付俊和爱人都在西藏工作,孩子今年高考却无人陪伴;队员韦代琼与爱人分别在西藏不同的地方工作,5岁的儿子只能由内地的爷爷奶奶带。
【解说】驻村干部们用时间和汗水换来的,是立新村的变化。
【解说】夏尔巴人能歌善舞,每每有演出或庆祝活动,却苦于没有统一的服装。驻村工作队得知情况,很快帮忙解决。
【同期】(立新村村民 美朵)以前的话 我们夏尔巴服装之类的什么都没有 然后不是那个他们驻村队来之后 给我们村里面花了一点钱 给我们弄了服装之类的 我们夏尔巴服装需要什么 他们就给我们弄了 现在就是服装之类的都有 然后我们有什么活动之类的 宣传之类的时候 我们就穿那个服装 就这样 跳舞
【解说】2011年受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地震影响,立新村的房屋也有不同程度损坏。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帮助村民申请资金,每家都得到了16万元的盖房补助。现在,立新村村民都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子,许多家还开起了家庭旅馆。
【解说】由于立新村没有垃圾箱和固定的垃圾站,村民只能将垃圾乱扔乱弃,日积月累形成多处垃圾堆却没有输出途径。眼看着漂亮的小山村被垃圾覆盖,驻村工作队就帮助协调向对口援建省市山东省威海市申请资金,筹划为立新村建垃圾站。
【解说】在立新村采访期间,适逢村民尼玛多吉的婚礼,驻村工作队既来祝贺,也来帮忙。谁家的牛要产崽,谁家的小孩儿生病,他们都记在心里,见面都要询问。婚礼结束,驻村工作队谢绝了村民的热情挽留,他们还要去大棚里再看一看。
【解说】还有两个月时间,这期驻村就要结束了。现在,工作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村民们尽快掌握果树种植技术,学会发家致富的本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建设村庄不是靠一个人,也不是靠一个驻村工作队,最终要靠的还是村民自己。
记者 罗海兵 西藏日喀则樟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