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第十一届邵逸夫奖颁奖典礼日前在香港举行。获得本届邵逸夫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森和俊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彼德•瓦尔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两位科学家都表示,对基础科学的浓厚兴趣和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是他们的成功“秘方”。同时希望社会重视基础学科的研究,为科研成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森和俊教授和彼德•瓦尔特教授的研究,发现了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传导途径的基本机制,为理解和治疗肿瘤、代谢病,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提供了科学基础,并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II型糖尿病以及治疗某些白血病。
【解说】第十一届邵逸夫奖颁奖典礼日前在香港举行。获得本届邵逸夫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森和俊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彼德•瓦尔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两位科学家都表示,对基础科学的浓厚兴趣和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是他们的成功“秘方”。同时希望社会重视基础学科的研究,为科研成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森和俊教授和彼德•瓦尔特教授的研究,发现了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传导途径的基本机制,为理解和治疗肿瘤、代谢病,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提供了科学基础,并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II型糖尿病以及治疗某些白血病。
【同期】第十一届邵逸夫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 彼德•瓦尔特
我们有一些有力的证据表明,未折叠蛋白反应可以参与到癌症的治疗中。对于那些应该凋亡但是仍然存活的细胞,像癌细胞就是无法进行自我凋亡的细胞。我们可以将细胞的存活和凋亡调整到平衡状态,提供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解说】彼德•瓦尔特坦言,能够最终发现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传导途径的基本机制,完全是被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驱动。对科学家来说,基础科学的研究是个探索和探险的过程,
如果过分强调所做研究的实用性成果,反而可能扼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同期】第十一届邵逸夫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 彼德•瓦尔特
因为我们进行纯粹的基础的发现性研究,我们被兴趣驱动,希望知道在细胞里究竟发生着什么。现在对于转化研究过于强调。在研究开始前,就需要去证明研究有什么实用意义。而且这种观念很危险。如果不去做基础性的发现,又怎么能转化研究成果呢。所以需要基础研究来支持,它难以预计而且充满冒险。
【同期】第十一届邵逸夫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 森和俊
我们应该投入更多资金给下一代做基础研究
【解说】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方”时,彼德•瓦尔特特别提到了“不因失败而沮丧”这点。两位科学家都是经过20多年的不断尝试和探索,才最终发现了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传导途径的基本机制。其间有95%的试验尝试都没能成功,但在这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打通了研究的脉络,最终让研究得以成功。
【同期】第十一届邵逸夫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 彼得•瓦尔特
热爱、想象力、还有不因失败而沮丧。我们进行的各种尝试中,有95%都失败了。而后我们才迎来了这样的美妙时刻。那些失败的尝试把我们引向了一个从前未知的领域。所有的关键点都互相连接,只不过跟我们预计的不一样。
记者 闫宇赫 赵安源 香港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