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家券商的境内业务竞争形势已经比较明显,在创新业务尚未有很大突破的情况下,自身发展很难有较大程度的突破,而国际业务是任何一家希望做大做强的券商的必经之路。”
今年以来,内地券商在不断巩固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的同时,也加快了向国际化扩张的脚步。11月23日,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意向通过全资子公司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收购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光大证券(国际)有限公司51%的股权。目前双方已就该事项展开磋商。业内人士认为,内地券商加快国际化发展脚步,不仅是为了今后的A股国际板做准备,更多的是出于自身发展战略,突破境内现有的竞争格局。
光大加快香港布局
光大证券最新公告称,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为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亿港元。目前,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的注册登记工作正在进行。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此次光大证券可以顺利拿下光大证券(国际)51%的股权,那么光大证券的香港业务会有进一步的拓展。资料显示,光大证券国际旗下共有六家全资子公司,包括中国光大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光大外汇、期货(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金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光大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光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及中国光大融资有限公司。
事实上,光大证券对香港市场的布局早在今年6月就有了初步行动。今年6月,光大证券全资子公司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曾与宝来曼氏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双方拟在两地监管政策许可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相互股权投资及业务合作,相互股权投资以20%为目标。
对于此次光大证券有意收购光大证券国际股份,中金公司昨日发布最新报告指出,“继光大证券上月底获准在香港成立光大证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后,光大证券寻求收购光大证券国际股权,主要是希望加快其香港业务布局。”中金公司认为,收购光大证券国际将有利于提高光大证券的盈利能力。
收购与上市成扩张主通道
除了光大证券外,另一家大型券商海通证券,也于近期向国际化战略目标迈进了一大步。11月22日,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与大福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启用全新的“海通国际”公司品牌。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大福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海通国际证券)”。
这意味着海通证券自2009年底开始收购香港大福证券,已经顺利收官。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李明山表示,海通国际控股将成为海通证券的海外投资管理平台。此次更名将可发挥品牌优势,进一步提升海通证券的国际影响力。
除了收购境外企业外,内地券商国际化的另一个很好的样本便是国泰君安。该公司于今年7月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位成功在港交所IPO的内地券商。而在国泰君安香港成功上市后,国元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启动国元证券(香港)到香港主板上市。子公司在港上市的形式,已经成为券商另一个开拓境外业务的主要样本。
未来瞄准亚太欧美市场
目前,大部分券商几乎都将它的国际化首站定在香港市场。对此,西南证券分析师王大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指出,“内地券商在香港发展得比较好的一般为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虽然投行业务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大行云集的香港市场中显得有些不足,但也可以为内地未来的国际板承销提前做准备。”
然而,香港市场并非券商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地。上海一位券商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各家券商的境内业务竞争形势已经比较明显,在创新业务尚未有很大突破的情况下,自身发展很难有较大程度的突破,而国际业务是任何一家希望做大做强的券商的必经之路。香港市场只是一个起步点,把香港公司的品牌做好做强,从而进入亚太乃至欧美市场,才是券商国际化之路的真正目的。”记者 赵怡雯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