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整体上市+兼并整合 24万亿央企资产重组盛宴开席

2011年01月06日 07: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A股并购重组指数涨幅达40%,远远超过大盘,有并购重组概念的个股获得了巨大的超额收益。

  2011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将成为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淘汰过剩产能的有效手段,并购重组将成为资本市场最大的投资主题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在这场资产重组的“财富风暴”中,占据八成市场权重、总量达到23.9万亿元的央企资产将掀起重组狂澜。而两周前刚刚宣布成立的国新控股公司将是国资整合重组舞台的绝对核心,一方面充当央企集团整体上市的推进器,另一方面成为央企间资产重组和整合的平台。

  推进集团层面整体上市

  新年伊始,五矿股份、中国通号、中铁物资整体上市推进在即,在这三家股份制企业的出资人队伍中,都出现了刚成立两周的国新控股的身影。

  2010年12月22日,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是国资委旗下进行企业重组和资产整合的平台。

  “这说明央企整体上市的工作已经由国新控股悄悄地推进了。”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说:“未来国新控股公司必然将在更多央企中出现并持股,通过推动集团层面的股份化改制,最终实现整体上市。”

  王志钢认为,国新控股刚成立就同时出现在三家改制央企的股东名单中绝非偶然。根据目前的规定,国资委无法直接持有央企股份。由国新控股代表国资委作为央企出资人,推动相关集团重组上市,正是对其资产管理平台功能的完善和扩展。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2010年12月23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鼓励中央企业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主业资产已经整体上市的,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集团层面的整体上市。

  对于不留存续资产整体上市的理解,王志钢认为,就是要借助国新控股的平台,把集团非主营资产进行剥离,并以出资人身份参与完成对集团母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体现出国资委作为国有资本监督管理人对国有资本的收益权。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央企整体上市是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这在国资委改革局的相关文件中被表述为2010年、2011年两年要达到40家中央企业的整体上市,其中已经有24家通过资产注入、增发和IPO实现了主营业务资产的整体上市,按照改革局的计划,2011年将抓紧推动16家央企的整体上市。

  而在上市的资本市场选择上,按照国资委的计划,央企整体上市将选择“境外加境内”,即A+H模式。

  实际上,国资委早在2005年底就提出“央企整体上市”。2006年12月,国资委颁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鼓励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2007年,各央企加快了对下属上市子公司资产注入的步伐。

  尽管央企整体上市的步伐一直在加快,但无论是剥离非主营业务,还是整体上市,这一道路并不平坦。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7月份,有央企背景并有意整体上市的公司达到178家,但真正实施“整体上市”的却只有20多家央企。

  在2011年国资委的重点工作中,推进央企集团整体上市将是重中之重。对此,王勇强调,主业资产已经整体上市的央企,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集团层面整体上市。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有经济命脉、必须采取国有独资形式的企业,要进行公司制改革。其他行业和领域的中央企业,要积极引进各类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

  对于国资委的这一表态,王志钢认为,按照国资委的要求,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要将存续企业消化之后再实现整体上市,即不留存续企业。这就意味着对于已经拥有上市公司资产的部分央企来说,首先要解决原先的“壳问题”。

  正是要解决的壳问题,将引发资本市场上的波澜。上海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央企内部的资产整合,常用的整合模式为:定向增发、资产置换、强强合并、以强并弱和产业链整合,而近三年来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央企重组大多集中在煤炭、电子、军工、医药、机械等行业。其中,军工、电子、医药行业的相关公司表现突出,这三个行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集团资产证券化比例较低,可注入资产较多,且集团有利用资本平台做大做强的意愿。因此,可以预计,2011年在这些行业将集中诞生一批具有资产注入、私有化等强烈预期的“央企重组”概念股。

  集团间重组更重“质”

  如果说国新控股担负的央企整体上市,仅仅是在大集团内部进行资产梳理与整合,那么在央企集团间的重组,则是国新控股更为重要也更加艰巨的任务,即要承担淘汰弱小央企、推进强强联合的重要职能。

  王志钢就国新公司的上述功能解读时指出,国资委计划将国新公司打造成一个综合平台,一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平台,二是国有企业资源优化组合平台,可以帮助一些弱小央企退出,为其提供一个明确的退出路径。

  在出席央企负责人会议间隙,王勇对媒体记者表示,当前央企重组的时间表慢于预期,但重组的方向和目标仍然是不变的。

  未来对重组的央企将更加重视重组的质量和效益。此外,除了央企间的整合外,国资委还特别鼓励央企进行包括外资、民营等多种所有制之间的整合,推进产权结构向股份化、多元化、证券化转变。

  王志钢认为,王勇的这番表态意味着央企重组路径没有变化,只是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根据国资委每年的央企排名,首先是以资产规模为指标,其次是参考净利润等经营指标,排序靠后的央企被划入国新公司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相关行业中,除了在军工、煤炭、电网电力、民航、航运、电信、石油石化等七大战略性行业中要保持国有经济的绝对控制力外,其他行业中的开放性领域,如商贸流通企业类等,都有可能成为重组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重质不重量、成熟一家进行一家的指导思想下,国资委没有对2011年央企整合数量提出量化的目标,但是根据国资委研究中心的表态,到“十二五”末期,将诞生30-50家优质的中央企业集团。分析人士指出,这将成为引领“十二五”期间央企重组整合的总体时间表。

  资产业务整合大戏启幕

  分析人士认为,不论是对央企内部的资产进行梳理实现整体上市,还是对央企间的资产关系进行梳理以实现数量的减少和规模的倍增,央企资产的“排列组合”将成为贯穿2011年的市场投资主题。

  市场人士指出,将重组预期与战略新兴产业进行交叉选择,将筛选出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央企重组概念股。

  上海证券分析师蔡钧毅指出,与前几年“做大做强”的提法相比,“做强做优”的目标凸显国资委对央企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视。在重组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国资委将更重视符合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新兴产业,鼓励央企加大战略新兴产业资源投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抢占未来新兴产业的制高点。这意味着,具有央企大股东背景,同时本身又从事战略新兴产业的相关上市公司,如核电、TMT和光伏产业等企业,将成为这一轮投资的热门。

  渤海证券策略分析师方振明则认为,央企并购重组的投资机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央企内部整合中的军工板块,确定性最高,并且后续重组空间很大;央企之间整合中的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和酒店等辅业资产的剥离,确定性较高,推进也相对容易。(记者 周婷)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