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尤其在年报正式披露前后,寄希望精心设计ST股投资组合跑赢大盘,成为不少散户投资者的新年财富“梦想”。一些“披星戴帽”股票价格大涨,让投资者获利颇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在看涨中被套牢。专业人士提醒,应重点关注这些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警惕“见光死”风险。
“摘星脱帽”成投资热区
随着2010年度年报披露时间确定,近期围绕上市公司“摘星脱帽”的炒作高潮迭起。“披星戴帽”上市公司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摘星脱帽”,一是主营业务恢复正常,并形成持续盈利能力;二是在自身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借助外力“脱贫致富”,如依靠资产重组,享受政府补贴,获得债务减免等。
当前,市场上围绕ST类股票上市公司业绩的各种信息,都容易成为ST类股票被炒作的“题材”。以沪深两市2011年最先发布业绩年报的S*ST圣方为例,虽然其营业利润亏损达212.5亿元,但去年12月27日因享受政府补助272万元,2010年每股收益可达0.0019元,同比增长26.67%。
据记者粗略统计,自去年12月以来,为争取“摘星脱帽”,有约20只ST类股票享受了专项经费、以奖代补等政府“红包”,对“扮靓”业绩起到了立竿见影效果。在去年底“突击运作”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市场行情下,出售资产、债务减免也成为ST类股票扭转业绩的“救命稻草”。
多只ST股纷纷冲击涨停,ST和*ST板块正迎来今年首个炒作高峰。招商证券经纪人金彭彭说,近来打电话咨询如何炒作ST股的投资者特别多。
“意外”套牢者也不在少数
“摘星脱帽”一直是中国证券市场重要的投资主题。特别在年报正式披露前,市场上都会流传部分公司“摘星脱帽”的传闻,不少券商纷纷筛选出“摘星脱帽”题材股推荐给投资者,希望通过优化投资组合跑赢大盘,部分公司股价应声出现异动。然而,从最终结果看,在一些投资者获利的同时,“意外”套牢者也不在少数。
不少ST类股票通过重组等方式改变经营模式,可大幅提升业绩预期。然而,不少ST类股票表现已反复提醒投资者并非所有ST股“摘星脱帽”后都会放量大涨。去年10月31日发布“摘帽”公告,并于11月1日恢复交易的四川双马当日股价便下跌3.3%,次日继续下跌近4%,随后一路震荡起伏。有人将“摘星脱帽”后股价连续或大幅下跌现象比喻为股市“见光死”现象之一。
对于近期不断发生的ST类股票冲击涨停现象,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冯伟在ST股投资策略分析报告中提醒投资者,风险与投资机遇并存,ST股比普通股票有着更大的退市风险。除了连续3年亏损外,A股上市公司还可能由于公司实行私有化、被吸收合并、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原因退市。
“摘星脱帽”股票为何易受资金追捧
记者调查发现,“摘星脱帽”股票之所以容易受到资金追捧,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通过“摘星脱帽”,能向投资者展示公司业绩,从而提振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对于习惯于炒“概念”的一些中小投资者而言,“摘星脱帽”恰好迎合了其选择偏好。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专家冯群力表示,任何个股表现都必然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不仅要对公司经营业绩、成长性、股本规模、股价、每股收益等进行综合考虑,还要留意该股所在的行业基本面是否支持其走强。
业内人士提醒,“摘星脱帽”并不直接意味着股票价值提升,比如,在去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中宣布亏损的上市公司中,就有一些当年刚刚“摘星脱帽”的企业。扮靓业绩的各种“外力”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盈利能力提升作用有限,如果把握不好炒作ST股的“火候”,投资者便很容易套牢其中。“关注有利于ST股‘摘星脱帽’的各种市场信息,更要分析其业绩提升的根本原因。”(焦国栋)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