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升”3个字,能唤起很多人尘封10多年的“蓝色记忆”:通身浅蓝色的易拉罐上,印着旭日东升的红太阳、红色的“旭日升”和深蓝色的“冰茶”。
如今,业已破产的旭日升已被中社旭日集团接管,其旗下商标正在被陆续处理,包括曾经赫赫有名的“冰茶”品牌。
记者日前从中社旭日集团一经销商处获悉,汇源果汁已于春节前基本完成对该公司旗下茶饮料资产的收购,“冰茶” 品牌或被汇源果汁收入囊中。
汇源只对“茶”感兴趣
早在春节前,饮料业内盛传:汇源果汁将收购曾经的饮品巨头旭日升。
记者18日就此致电汇源果汁,其公关部一张姓工作人员表示,旭日升已经破产,因此不存在收购旭日升一说。但公司确实在和有关方面洽谈,稍后会就具体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旭日升自破产之后,产品已基本在市场绝迹,其目前最重要的资产可能就是“旭日升”、“冰茶”等商标。中社旭日集团接手旭日升之后,公司最重要业务之一就是开发商标,并专设了子公司旭日品牌开发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日开发”)。
旭日开发办公室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旭日升各品牌生产照常进行,与汇源果汁方面合作的具体事宜由对方负责,具体细节现在不方便透露。
上述经销商告诉记者,汇源果汁并不是对整个旭日升都感兴趣,只对茶饮料资产感兴趣,并不涉及碗粥、酒水系列等。汇源果汁完成收购后,将在3月投入茶饮料的开发生产之中,旭日升冰茶的经销商也将纳入汇源果汁的经销体系,“冰茶” 品牌可能随之转移,其余则仍属旭日升经销商范围。
一行业人士分析称,像三鹿、旭日升等走向没落的公司生存比较艰难,有些甚至靠出售商标维持生存,旭日升已把部分旗下商标出售给北京、上海等地的公司。
据悉,旭日升原有169个商标,被法院强行拍卖抵债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商标归破产管理委员会所有。旭日升的品牌价值曾一度高达160亿元,随着这个“茶饮料大王”的急速陨落,商标身价也不能同日而语。“旭日升的有些商标出售得相当便宜。”上述人士称。
没落的“霸主”
在中国的茶饮料市场,旭日升冰茶一度独占鳌头。1995年,旭日升冰茶销量达到5000万元;1996年,这个数字骤然升至5亿元。在市场销售最高峰的1998年,旭日升的销售额达到30亿元,企业由几百人迅速膨胀到近万人。1999年,国家工商总局裁定,“冰茶 ”为旭日升商标的特有名称,其他任何企业不得使用。
但此后,数家品牌企业主打的“冰红茶”、“冰绿茶” 迅速成为市场新宠,旭日升冰茶则逐渐走向落寞境地。
市场竞争节节败退、销售管理混乱不堪和债务官司持续不断,令旭日升陷入了资金链断裂和市场信誉崩塌的危机。为尽快扭转局面,从2000年年底开始,旭日升进行了一次堪称“大地震”的变革,包括对企业高层大换血、调整销售架构。上述“猛药”不但没有令旭日升摆脱困境,反而加速了其衰落。2001年,旭日升的市场份 额迅速从 2000 年的 70%跌至30%。专业营销人士称,“打败旭日升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它自己”。
“旭日升除了盲目扩张和混乱管理,促销活动也显得无主题,无明确目的。”采纳(山东)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营销实战专家肖金明告诉记者,“短短几年,旭日升集团的品牌代言人走马灯似地更换,广告语也各不相同、互无关联,却始终没有诠释出一个独有的、深深植入消费者心里的品牌内涵。” 肖金明指出,对于促销活动,旭日升也没有严格的费用预算和效果预估,市场部人员也不知道活动结束后要总结、评估和分析,也不知道与销售部的职责有何不同。“只能用一个‘乱’字概括。”肖金明说。
能否互惠互利?
“可口可乐并购案以后,将近两年,可能是我17年创业史上最辛苦的两年。劳心劳力,太辛苦了。”汇源果汁董事长朱新礼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吐露心声。并购受挫后,汇源果汁一系列密密麻麻的大动作,被外界解读为“愈挫愈勇”之举。
动作背后,资金同样是难题,“本来有25亿美元拿来让你用,但是一下子这个钱没了,上游资金也面临着大笔的投入,下游也要发展。所以这两年对我来讲,资金还是有一些压力的。”朱新礼坦承。在他看来,所谓的资金压力并不是经营陷入困境,而是一种短暂的匹配能力有限。“你本来要投50亿元,但是你有可能只能投30亿元,是这种压力。”
如今,汇源果汁正欲进军茶饮料,而目前这一市场横亘着康师傅、统一、哇哈哈、可口可乐、雀巢等,另外日本啤酒品牌“麒麟”和“朝日”也进入了中国茶饮料市场。在汇源果汁大力扩张的情况下,能往茶饮料投入多少资金还未可知,同样,汇源果汁借品牌之力,欲与各位盘踞茶饮料市场多时的巨头们分一杯羹的难度也不小。
肖金明说,如果洽购成功,旭日升早前管理的混乱以及现在薄弱的营销力量,将带给汇源果汁不小的难题,而旭日升想“傍上”汇源果汁东山再起也并非易事。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安宁】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