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阶段性通胀压力缓解 大宗商品调整有利股指走高

2011年03月10日 10: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全年,对股指而言最大的压力或许并非来自紧缩的调控政策,而是源于对宏观经济滞胀的担忧增强,其表现可能是物价上涨的同时经济增速相对放缓,这从当前高达4%以上的通胀水平就可见一斑。不过,承接上述思路,若在局部时间段内通胀压力缓解,经济滞胀预期下降,则对股指走势无疑将是有利的。

  商品价格与股指联动分析

  在过去两年中,商品期货跟股指期货之间始终具有较强的联动性,两者同涨同跌。这是因为过去两年内宏观经济的大背景都是危机之后的复苏期,决定商品和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都是经济形势和货币投放量,相同的原因带来相似的结局。不过到了2010年12月中旬,股指出现一波单边下跌,一直持续到2011年1月下旬才结束,在此期间,以橡胶,豆油,白糖等为代表的商品价格并未跟随股市下跌,反而走出单边上扬的行情,出现两年以来商品与股指的首次背离。更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背离并非昙花一现,沪深300指数自1月下旬单边走高至今,期间国内橡胶期货不涨反跌,从2月上旬开始就维持着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两者出现背离并不是偶然的。

  若将大宗商品价格作为物价的先行指标,而股票市场能够领先反映宏观经济形势,那么商品与股市的持续背离,或许是经济滞胀预期在盘面上的一种预演。笔者以为,资本向来先知先觉,盘面上反映出来的现象有时比经济学家们的凭空推测更可靠。

  回顾商品价格与股指走向的关系可以发现,两者的相关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发展阶段。若处在经济复苏期,则通常表现为正相关,例如2009-2010年。而在经济步入繁荣后期乃至滞胀期时,物价高涨将抑制消费的动能,反过来负面影响经济走向,并在股市中提前反映出来。记得在A股上一轮大牛市期间(2006下半年-2007年),商品期货(例如铜)的价格多维持高位横向盘整,并未出现明显升势,且牛市初期CPI水平较低,然而后期持续的高通胀水平(2008年上半年),最终还是成为压垮股市骆驼的重要稻草。

  大宗商品趋弱利多股指走势

  既然经济滞胀可能成为未来投资者的主要担忧之处,那么反过来考虑,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个阶段性的中期调整,则无疑对当前股指走高有利。从商品期货的盘面来看,2011年3月7日,无论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以有色金属,橡胶,棉花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调整,不少累积涨幅较大的品种都收出单日长阴K线或者连续阴线,导致中期的技术走势有转坏的迹象。

  从商品估值角度来看,上述长期上涨的领头羊品种所积累的获利回吐压力巨大,甚至在中短期内可能已经透支了其基本面的利多,因此具备进行一轮中期调整的触发条件,无论调整形式是以空间换时间的下跌,还是以时间换空间的震荡整理。此时对于股指走向而言,就如同在常年与世隔绝的密室中,突然透出一股新鲜空气一般,将给予多头一个喘息的机会。也就是说,股指期货借助商品市场做中期调整的时机,发动一轮持续一到两个月的扬升行情,还是可以期待的。

  阶段性通胀压力缓解

  经验来看,长期的基本面因素对短期的市场走向不会有显著影响。虽然长远来看,本轮通胀过程尚未有宣告终结的迹象,但作为领先物价变动的大宗商品价格之中,橡胶,棉花之类的领头羊品种涨幅都已经很大,大蒜,绿豆和蔬菜等品种的泡沫也未必小,或许已经不再具备继续快速上涨的动能。因此长期通胀的格局和中短期物价增速得到控制,绝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由于当前政府对物价问题非常重视,正在启动各种调控手段平抑物价,例如启动农超对接,让农民种植的作物直接进入超市销售,省去中间的流通环节,降低流通环节炒作的概率和中间成本。若农超对接能够顺利推广,就相当于真正在现货市场一端抑制了投机炒作和囤积居奇,既保障了农民利益,又控制了终端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不仅治标,而且治本。总之,“两会”召开后的未来一到两个月中,通胀形势或许会得到一定的控制,从而超出市场多数人的预期,并最终利多近期的股指走势。

  总的来看,若作为物价先行指标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结构性的、阶段性的调整,则有利于未来一到两个月内股指期货的多头方向。但短线要注意获利回吐压力所引发的调整,可以持有,但不宜追涨多头,中线空头则暂不入场。当短线的调整结束后,沪深300指数中期的第一目标位可能大致位于3650-3800点区域。  □华泰长城期货研究所 陈树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