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持卡人手中的普通银行卡将渐渐变成金融IC卡。昨天,央行公布我国金融IC卡时间表,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昨天,芯片类、IC卡生产厂家股价应声上涨。
芯片、IC卡厂商受益
根据央行的时间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应在今年6月底前开始发行金融IC卡,其他商业银行开始发行金融IC卡的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而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此前,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点金融IC卡。
与此同时,央行也在极力搭建芯片卡的受理网络。央行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直联POS(销售点终端)能够受理金融IC卡,全国性商业银行布放的间联POS、ATM(自动柜员机)需要在2011年底和2012年底受理金融IC卡,2013年起实现所有受理银行卡的联网通用终端都能够受理金融IC卡。
“2015年后包括借记卡、贷记卡、信用卡在内都将全面发行金融IC卡,新发的银行卡都将是IC卡,这一速度比业内预想的快。”银行人士表示,银行卡“磁条时代”将逐步退出舞台。
昨天,央行发布金融IC卡时间表之后,芯片、IC卡等有关板块集体飙涨。恒宝股份涨停、东信和平涨7.09%、晶源电子涨7.4%。
磁条卡不强制更换
央行为什么要加速推广芯片卡?银行人士介绍,安全是直接原因。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银行卡一般都是磁条卡。磁条卡应用广泛,但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容易被犯罪分子盗取磁条上的资料,导致银行卡被复制、盗刷案件时有发生。和磁条卡相比,芯片卡能存储加密的机密数据,能防止卡内数据被复制并制成假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易仿冒。
此外,由于芯片的存储空间较大,银行卡可以实现“一卡多用”。今后的芯片卡里面将会存放很多信息,一张银行卡里可以存储社保信息,甚至是商场积分信息,可以支持银行卡进入公交、便利超市、快餐业等小额支付和快速支付领域,可以集现在的公交卡、购物卡、餐饮消费卡等卡片功能于一身。
银行人士指出,推行央行标准的芯片卡,也是在国际支付领域掌握主动权的表现。未来具体哪些客户先行发行金融IC卡、如何发行金融IC卡由银行根据自己情况决定。目前大多数持卡人所持有的磁条卡,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不需要强制更换。
本报记者 苏曼丽
- 影响
换“芯”成本将超千亿
“IC卡提了好多年了,各家银行都在探索,但都很谨慎。我们行具体发行计划还没出来,但按照央行的规划,借记卡、准贷记卡、贷记卡都升级为金融IC卡是必然。”一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
早在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集成电(IC)卡规范》(PBOC2.0标准)后,北京、上海等地开始试点银行卡芯片卡工作。工行最早于2007年11月推出国内首张PBOC2.0标准信用卡。2010年底,银行卡发行量为24.15亿张。同期,我国金融IC卡发卡量仅900万张。
换“芯”成本高昂以及使用范围有限是重要原因。目前,银行要推行芯片卡,就要对目前受理磁条卡的设备进行改造。据了解,一张磁条卡成本大约2至3元,而一张芯片卡要20至30元,更换20亿张银行卡的成本将达到400亿元,还不包括更新ATM与POS机的成本。智能卡POS终端、ATM机的更换成本约2500元/台和8000元/台。估算下来,整个换“芯”成本将在1000亿元以上。对于银行来说,保守估计每张IC卡的成本在30元左右。
此外,目前金融IC卡的受理环境并不理想,发了IC卡却没地方用。银行人士表示,在央行的推动下,IC卡的支付环境会得到改进。只有应用领域多了,银行才有更大的推动力和增值空间。(苏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