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历
外企高管空降华锐风电
陶刚1972年出生于安徽一个双知识分子家庭,语速颇快,态度随和,面对问题,一下抓住核心,让人感叹理科生的干净利落。
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硕士转学经济学,随后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商学院MBA。
当被问及人生规划,陶刚说:“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规划”。初中高中,想当物理学家,所以大学学了物理学;但天分不成,硕士改学了经济,比较务实些;现在的规划就是好好工作,和企业一起发展。
事实上,我们回顾陶刚转换专业时的社会背景,上世纪90年代前后的中国,经济出现了腾飞式的发展。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经过10多年的培育,私企活跃,外企进入,消费产品急剧增加,外来文化带来各种观念变化,经济呈现出比任何领域更吸引人的一面。
毕业回国后,1994年到2008年,长达14年的时间里,陶刚像大批留学归来的人员一样,成为各方尤其是外资在华企业争夺的对象,他先后担任中国科技开发院项目经理、英孚教育中国区总监和索迪斯中国大中国区新市场总监。
2008年,陶刚与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碰上,两人见面时间很短,“韩总让我相信这个企业一定能做成全球顶尖的公司,我想跟韩总一起做些事情,见证华锐从一个新公司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公司的过程”。陶刚如此评价当时对董事长韩俊良的第一印象。
在访谈中,韩总的激情、战略性眼光频繁被陶刚提及。在外资企业做了多年,生活四平八稳的陶刚被发展迅速、有朝气、有闯劲,拥有行业雄心的华锐风电深深吸引。
持股结构
股东分散对我们是好事
与主板上市的一般公司所持股份锁定期1年不同,华锐全体自然人股东共34人,包括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纷纷作出承诺:其所持有股份三年内不转让,“这一行为足以说明我们对公司的信心”。对这家股东单位分散的企业而言,或许尤其重要。华锐风电发起人股东22家,持股最高的“重工起重”持股不过20%。
而在这些股东背后,隐藏着大批的中国资本市场高手,譬如尉文渊、阚治东。华锐风电董事长兼总裁韩俊良通过全资持有天华中泰间接为第二大股东。
不过,陶刚告诉记者:“股东分散对我们反而是个好事”,欧美的成熟公司,大部分都是无实际控制人,股权分散就像充分竞争的市场,任何股东都不能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单独决定或实质影响公司的经营方针、决策和经营管理层的任免。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能够发展,管理层和股东的有效沟通成为关键。“我们股东对我们非常支持”,他套用阚治东的一句话:我们投一个企业就对这个企业放心。
陶刚曾与阚治东碰面,“我觉得他对公司非常有信心,管理层会和股东一起把公司治理好,给股东一个更好的回报。企业管理层的想法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而且要非常快。”
记者 张艳